浙江温州“鹿角社”怎样给社矫人员洗心
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徐贤林
早春清晨,下着蒙蒙细雨,街上人车稀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区老广场一角的三乐亭却人影憧憧热闹非凡。
三乐亭是温州一处著名的慈善服务点,每天提供粥饭面茶,服务对象是周边老人和街区环卫工人等,服务人员多系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五六位年轻志愿者勤快的身影特别抢眼,他们脚步稳健给服务对象送面递茶干脆利落,获得声声赞誉。只有三乐亭负责人一人知道他们的身份——社区矫正人员。
在相同的时间段里,温州市区另外9个慈善服务点都有社区矫正人员在义务劳动。据统计,截至目前,温州市鹿城社矫已组织开展公益劳动5000余人次,服务近10000人次。
慈善氛围里潜移默化
社区矫正是硬任务,但可以借助软手段使社区矫正人员完美回归社会。温州市鹿城区司法局探索实践自己的“软手段”。
鹿城区公益慈善土壤肥沃,慈善服务点遍布街边巷角,如果积极引导公益团体助力社区矫正工作,将零散的公益劳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从点到面的升级,形成“公益+社区矫正”工作常态化,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形式更加丰富、平台更加广阔、教育更加深刻的社会服务项目,将实现多赢:公益劳动站点力量得到补充,社区矫正人员在慈善的氛围里潜移默化,心灵得到净化和洗涤,更完美回归社会。
鹿城区司法局对此进行专题调研,到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慈善服务点诸如红日亭、三乐亭等地摸底,并召集一批社区矫正人员开座谈会,从2016年5月开始在红日亭、三乐亭、金花义工队等五个点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半年的摸索,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得出结论,这个新型的社矫工作方式可行。
2016年11月18日,鹿城司法局组织的由清一色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的命名为“鹿角社”的公益劳动联盟成立,将基地设在温州市鹿城区慈善总会和温州市红景天养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并将两个基地旗下的总共10个公益劳动点开辟为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站点。
“开始时,我并不看好这种社矫模式,毕竟社区矫正人员身上有污点。”三乐亭负责人蒋进福坦言。司法局工作人员将一份社矫人员名单交给蒋进福时,他的心中有点忐忑,因为其中的安某他就认识,实在劣迹斑斑,这回是年逾六旬“三进宫”,这样的人能矫正吗?安某第一次来三乐亭时,行动机械,不与任何人打招呼,纯粹是为了“八小时”够了,看着蒋进福在劳动册上签完字,便闷头不响走了,直至来完成本月的第二个“八小时”。老蒋下决心助安某一臂之力重新融入社会。
蒋进福有意去了解安某的家庭状况,安某妻子对他不冷不热,已出嫁的女儿根本不理他。大约3个月后,蒋进福发现安某变了,一个月居然来五六次做义工,一反机械的行动,主动与人打招呼,忙完后,还愿意与蒋进福聊天拉家常。安某的变化令蒋进福惊喜异常,原来慈善的力量确实能感化人。那年台风“莫兰蒂”袭击温州,三乐亭组织人员去受灾地救灾慰问,安某主动请求参加,在受灾现场积极运送物品。蒋进福说,安某完全回归社会了,妻子和女儿也原谅他了,他的“心”在三乐亭得到修复。解矫后,安某隔三岔五到三乐亭做义工。
蒋进福介绍,三乐亭规模较大,在册的社矫人员有40多名,最远的居住在市郊三洋。
从市郊专程驱车而来的陈某说,他从家中到这里车程半小时,开始只为1个月的两个“八小时”而来,一年时间过去了,他早已忘记了自己是社矫人员的身份,感到自己就是三乐亭的义工,每天看着市民匿名捐款,老人起早摸黑赶来做义工,双休日还有小学生参加,内心无比温暖,原来为别人服务是很快乐的。
鹿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社矫人员参加施善点公益劳动服务后,受到大环境影响,大多数人真正受到感化,有心向善,解矫后均有继续做义工的惯性行为,“鹿角社”的社会效应比较明显。
献爱心时重塑感恩情怀
“阿丹来了。”一天中午,坐在红景天老人公寓阳台上晒太阳的一位老太太惊喜地叫一声。
阿丹是经常来老人公寓照顾老人的社矫人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与她经常一起来的还有她专门群里的8名姐妹。
作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温州市红景天养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5家老人公寓更适合于女性社矫人员服务。在选择劳动服务“套餐”时,阿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老人公寓照顾老人。
一年时间过去了,阿丹她们与老人结下深厚的情谊。“其实以前我从没照顾过老人,自家的长辈身体健朗,不需要刻意照顾。”阿丹说,她第一次与素昧平生的老人零距离接触时,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她也只象征性地陪老人闲聊,为老人取日常用品,但老人很开心。第一个“八小时”时间一到,她便迫不及待站起身。这时,受照顾老人的眼神震撼了她,老人是那般的恋恋不舍。
老人的眼神从此怎么也拂之不去,老人在公寓里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却是非常孤独的,老人要么无子女要么子女忙于工作,老人需要的那份特殊关爱便缺失。阿丹慢慢进入角色,她也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寻找到行孝的感觉。
在照顾老人过程中,姐妹们的性情也慢慢转变。一名在家里性格乖戾的社矫女孩的转变,更是被司法所工作人员视为奇迹。这名女孩忙完自己店里的事后,一回家便料理家务事,她母亲大为吃惊,待她明白女儿竟然是参加社矫劳动服务后的转变时,更是感慨万千。
老人公寓最需要人手是节日。过大年,老人公寓要摆5天酒,社矫人员要忙得连轴转。阿丹的丈夫当过厨师,阿丹将丈夫也带过去。队员阿燕干脆带上丈夫和店里的8名女员工一起到公寓里做义工。楼上楼下,搬凳端碗,忙得不亦乐乎。望着这些孤单老人欢天喜地吃喝过节,社矫人员内心涌起无比的充实感。
2017年1月,鹿城区司法局组织102名社矫人员到5个老人公寓开展新年“掸新”大型集中公益劳动,并自此形成每年农历新年前为老人进行公益“掸新”的公益模式。
“到老人公寓照顾老人已成为我常态化的工作。”阿丹说,当她接到院长打来电话,有老人需要陪聊照顾时,她会根据需要约上姐妹们前去。她读大学的女儿寒暑假时也经常一同前去,都与公寓里的老人混熟了。一名男成员已解矫,但他手巧,会修理轮椅等,一遇到公寓里需要,阿丹一个电话,这名男成员随叫随到。
南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社会型”社矫方式比以往的“监禁型”社矫方式效果好多了。社矫人员在劳动服务中自我感化,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且大部分人员成为义工队伍的新生力量。比如,解矫后的人员中有大部分自愿继续当义工服务于社会。
他们在这里找到“自我”
留心的温州市民发现,在市区华盖山大榕树下会周期性出现1至3个简易理发摊,工具简单,时髦女郎们自然嗤之以鼻,但在公园里休闲的老人却很高兴,每个摊前都排起等待理发的长队。
谁都不去问这些义务理发活动是哪里组织的,理发摊也如突然冒出一样,理完发突然消失。
这些理发师都是鹿城社矫人员——“鹿角社”成员。
鹿城司法局对社区服刑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进行排摸和归类,由各司法所将具有理发、推拿、维修、艺术、厨艺等专业技能的50余名社矫人员登记在册,并上报局社矫科进行汇总,成立专业义工队。截至目前,已安排社矫人员参与需要专业技能的公益劳动100余人次。让这些社矫人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使他们在公益服务中寻到了“自我”。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鹿角社”公益劳动联盟运行常态化、规模化,实现三方共赢。司法行政机关利用公益机构的广泛性、公益性、社会性、感化性、多样性等优势,解决了社区服务基地数量不足、服务项目单一的问题,也避免了司法行政机关财力与人力不足的尴尬。慈善公益团体方面因社矫人员的加入,义工队伍的规模得到扩大,社会正能量传递范围更加广泛。而社矫人员最受益,站点工作人员热情平等的对待和被服务对象真诚的感谢,让他们在公益劳动中充分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增强实现自我改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