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一个窗口对接“一揽子”问题 延安法院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案件从“立不立”到服务“好不好”

群众从“多次跑”到“数据来助跑”

矛盾纠纷从“等判决”到“先化解”

......

近年来

陕西省延安市两级法院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立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审判执行

服务社会治理功能定位

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

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法官到果园来手把手教写合同,面对面给果农和果贩调解纠纷,咱心里可踏实哩!”金秋十月,革命圣地延安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苹果购销旺季,在苹果之乡洛川县,刚刚收到货款的果农李延军一边享受丰收的喜悦,一边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上门服务的“苹果法庭”。

持续升级诉讼服务体验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直面群众的窗口,也是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关口。

 

 

进入延安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休息椅、饮水机、ATM机、自助打印机等各种人性化服务设施静立一旁,墙上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一站式办理服务指南格外醒目。当事人根据提示,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办理业务;在诉讼引导区,智能机器人与当事人互动、提供法律咨询;在诉讼风险评估设备前,当事人输入案件信息,便可获取案件诉讼风险提示,合理确定诉讼预期;在智能法官留言设备前,当事人可随时录制语音或视频发送给需联络的法官,预约会见时间;在诉讼自助服务区,免费提供类案诉讼材料明细、文书模板和打印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是我们新建法院项目的重点和关键,可以实现‘一站式’满足涉诉群众的司法需求。”延安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立案庭庭长赵伟介绍,新建成的诉讼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其中诉讼服务功能区1334平方米,设立案庭和信访接待大厅,整合了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案件诉前分流、案件诉调对接等12项服务功能。

 

截至目前,延安全市10个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提档升级,均可提供一站式办结的集约化服务,全面提升群众诉服体验。

诉讼业务走上“云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本案适用于简易程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3月2日上午,安塞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两起盗窃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开庭,法官、公诉人和被告人三方是通过“云上法庭”系统,以手机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庭审。

诉讼业务走上“云端”是延安两级法院依托“互联网+科技”提高诉讼质效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延安法院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留言互动,到全部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开通网上立案、网上跨域立案,再到大量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全国移动微法院等网络平台,再到现在导诉、立案、交退费、保全、庭审、调解等全部诉讼业务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真正让司法为民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诉讼服务中心关闭期间,延安两级法院坚持“线下办公暂停,线上服务不停”,网上审查立案162件,跨域审查立案16件,在线庭审79件,在线调解177件,接受当事人线上咨询2974人次,诉讼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矛盾纠纷化解更多元

延安是“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机制的诞生地。面对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公平正义需求多元,如何提升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如何让“两说”机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延安法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家住甘泉县的张某,因要独自一人承担单元楼房顶维修费而怒诉楼内10家住户。甘泉法院特邀调解员樊九平在深入了解后,得知这是由于此前设置的“楼长”制度被取消造成的,张某还曾带头不缴纳大修费用。樊九平将原、被告全部约在法院调解室,组织召开了一场座谈会。深入浅出地分析矛盾根源,提出“恢复楼长制度,补交所欠10年大修费用”的解决方案,获得原、被告一致同意。

延安法院推动党委政法委将检察官、警察、律师、特约调解员及各类调解组织纳入“说法”主体;将“说事”内容由矛盾纠纷延伸至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管理、社保评定等领域,拓宽“说事”范围;将“两说”机制由村、社区扩大至辖区石油煤炭企业及学校、医疗、林果业等领域,拓展“两说”平台。目前,全市“群众说事室”已达2600多个。

创新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延安3个基层法院受案数总体下降,延安中院及两个基层法院案件增幅在10%以内。

“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需求,人民法院就努力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延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康天军表示,延安法院将持续推进法院“一站式”建设,加快形成符合延安实情、满足群众期待、体现司法规律的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

(记者:郑剑峰;通讯员:刘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