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社区治理想做好,居民参与少不了”——社会综合治理的“榆阳实践”

家住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街道光大怀德小区的刘耀武是个热心人,自从当上居民自管小组组长后,他更是闲不下来。前一阵,他为了人口普查忙前忙后。“再三梳理已采集的人口信息,电话联系在外务工、归家时间不确定的居民。咱参与普查,就得保证细致全面。”刘耀武告诉记者。

刘耀武所在的小区是榆林城区典型的老旧小区,也是“三无小区”,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落后。今年,这个小区成立了居民自管小组,大事小情有了拍板的人,小区也有了新面貌:重新规划了145个停车位,新建了摩托车停放棚;安装了门禁系统;维修了老旧电线和地下管网;清理了楼道杂物,墙壁也被粉刷一新。

为啥今年变化大?刘耀武说:“社区治理想做好,居民参与少不了。都搭把手出个主意,不愁治理不好。”

居住环境美了

12月11日一大早,榆阳区吴家梁村村民高志满向不远处的公园走去,一边走一边捡拾路旁的塑料垃圾。

高志满说:“我们村有旅游胜地镇北台、红石峡,还有红石峡水库,在保护环境方面当然要比别人做得好。”

去年以来,榆阳区长城路街道办事处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在吴家梁村建起16个污水收集池,摆放了4000个垃圾桶,聘请了16名村民组成保洁队。村里的环境不但焕然一新,还更有生气,村里也望不到裸露的土地。

吴家梁村有流动人口8000多人,有的在附近打工、上学,有的在村里养牛羊猪。看着村里日益整洁的环境,饲养户想通过养殖增加收入,可又觉得饲养牲畜容易污染环境,思来想去,他们最终放弃饲养牲畜。

长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谢静说:“无论是本村群众还是外来的群众,都很支持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环境治理之后,住在这儿的人都在主动维护环境,我们觉得工作没有白做,未来也将干劲十足。今年,我们计划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环境,建设吴家梁村长城文化田园综合体。”

居民身份多了

“您好环卫大哥,麻烦尽快来清理社区的垃圾。”

“咱现在不能店外经营,还是把摆在外面的售货摊搬进店里吧。”

……

发现并敦促解决乱摆乱放、垃圾过多、乱涂乱画、张贴野广告等细碎的问题,就是榆阳区沙河路街道“红袖章”联防员程霞每天的工作。

程霞是沙河路街道和顺嘉府小区的居民。2018年5月,她戴上红袖章,当起了联防员,每天都要在社区里巡视一趟。因为工作负责、为人忠厚,2019年,她又兼任了社区小组长,辖区内有居民想登记户籍、办理医保社保、调解纠纷,第一个就想到她。不到40岁的程霞才干了一年多就成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程霞说:“也有居民不理解,说我管得多,啥小事儿在我眼里都是大事儿。他们说得没错,但我们住在这个社区,就要从小事做起,一起爱护社区环境、维护邻里团结,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沙河路街道办事处还推出“公益互助银行”,居民、店主、辖区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助人、举办爱心活动等获得积分,凭借积分可在辖区内10余家“爱心商店”抵扣消费。

位于榆林市高新区的榆新裕隆便利店就是这10余家“爱心商店”之一。在这家商店里,居民的一个积分可抵2元使用,目前已兑换500多个积分,相当于价值1000多元的商品。负责人孙存存说:“我参与活动也是想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居民在我这里兑换积分的同时,我也能得到积分,也可以到其他‘爱心商店’消费。”

邻里关系好了

居民遇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社区。但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体,社区如何有效回应诉求?

榆阳区驼峰路街道给出的答案是:组建专门服务队,上门服务。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的“红管家”敲门服务队,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金阳社区是榆林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常住人口2万多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多。78岁的许步成在金阳小区已经居住了近10年,过去腿脚好,提重物、换灯泡等琐事都不在话下,随着年纪增大,体力活成了许步成的愁事。“红管家”敲门服务队的成员有许步成在社区的老朋友,还有他的近邻,大伙儿都知道他行动不便,经常到他家嘘寒问暖,有问题都会及时帮他处理。许步成说:“小区太温暖了,再也不怕有难事了。现在,连以前不认识的街坊邻居都成了熟人,有的还成了忘年交。”

敲开心门,温暖人心。一年来,金阳社区通过“红管家”敲门服务队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等志愿活动,为困难居民、独居老人提供水电气暖维修、管道疏通等免费服务,一面面锦旗挂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墙面。

榆阳区将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家户,覆盖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这些提供贴心服务的“微”组织,成了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增进邻里和谐的“润滑剂”。

记者手记

线上解民情 线下惠民生

记者在榆阳区各街道、社区采访时发现,社区都已组建了基层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警务室等。但能参与其中的,只是极少数热心的退休群众、在队伍中全职或兼职的社区居民。如何健全渠道、扩大居民自治队伍,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成为创新社区治理的新突破方向。

在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服务站,一张大屏幕几乎占据一整面墙。大屏幕一头连着能通过手机上的全科网格系统反映问题的网格员、居民,一头连着社区工作人员,屏幕上的不同颜色标识代表问题处理的不同阶段。

线上解民情、线下惠民生。只有通过现代技术,在线上及时了解问题和居民需求,线下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社区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千万家”,上通下达,内外联通,才能激发居民的动力,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效能,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