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小片儿警,大能耐!
“陈警官,这门开了以后真是方便多了,太感谢了。”在天津市河北区富秀园社区,“片儿警”陈炳云像往常一样下片走访,遇到居民感谢,陈炳云笑着说:“大家觉得方便就好。”
今年44岁的陈炳云,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2003年,他成为天津市河北区新建成的富秀园小区的一名社区民警。在这个小区一干就是16年,入户走访,修水、修电,调节纠纷、子女就学,居民家里遇到什么急事、难事,他都热心帮助。时间久了,居民也都愿意找陈炳云帮忙。“有困难找陈警官”成了富秀园小区居民们的口头禅。
今年,富秀园小区常年锁门的后门经常遭到破坏,在一次下片走访中,有群众向陈炳云反映后门锁闭,很不方便。“一锁了之,解决不了问题,真正满足居民的需求才行。”陈炳云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业委会主任、部分居民家中并积极联系居委会和小区物业。经过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小区物业和居民达成一致意见,同意打开后门,并由物业加强管理。
陈炳云还利用自己休假时间,和物业工作人员一起对小区后门进行了改造。“小区修门,陈警官从早忙到晚,出了一身汗,这都是为了咱居民啊。”在富秀园小区住了18年施翠红说,“这个小区从住进来,办户口啊、解决盗窃啊,都是陈警官。”
富秀园曾经入室盗窃案件高发,一个晚上甚至会发生5起入室盗窃。接管社区后,为了尽快地熟悉社区情况,陈炳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挨家挨户走访。“起初推荐居民安装防盗护栏,成本高,效果却不是很好。”陈炳云说。在入户走访中,居民的经验让陈炳云眼前一亮,那就是在窗户上装安全钉。“这个方法还真好,成本低,效果好。加上我们加强巡逻,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
从那以后,每次走访电钻和钉子都成了他的“标配”。“陈警官一点架子都没有,挨家挨户给大家装安全钉。”施翠红说。
现在陈炳云还成了富秀园社区的“特约教师”,经常为社区居民讲授如何防诈骗、防入室盗窃、消防小常识……每次上课都吸引社区40余名老人前来“听课”。另外,他还拉起了一个200多人的微信群,经常在群里普及最新的案例和安全防范知识,居民有什么困难也可以在群里找到他。
“群众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最需要解决的。”陈炳云说,“社区民警对群众要真心、交心,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和群众交朋友,也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做了多年的社区民警,陈炳云深知社区民警的工作就是群众工作。
今年7月,陈炳云在帮助一户居民为其父亲补办户口本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群众与姐姐在对父亲的抚养权、赡养费等问题上存在纠纷,并因手续问题无法为其父亲办理户口本以及残疾证等一系列问题。为将群众的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及时化解。陈炳云一方面通过反复沟通化解姐弟矛盾,另一方面,多次往返相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了解具体情况,协调帮助办理残疾证。最终,按照相关规定,陈炳云协助当事人为其父亲办理了残疾证,在他的调节下姐弟双方也表示愿意冷静处理家务事。
“社区民警就是群众身边的朋友,不能光讲法言法语,还得让法言法语群众化。发挥好群众间的桥梁作用,做好政策讲解和沟通,缓解紧张情绪,化解居民矛盾。”陈炳云说。
“群众无小事”是陈炳云一直坚持的理念,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决难题,即便是对于工作范围之外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也秉承着从警初心、做人仁心。
2010年,陈炳云在儿童医院陪女儿住院,得知隔壁床从安徽来津打工的常师傅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5岁的儿子持续多日高烧不退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毫不犹豫的塞给常师傅2000元钱,解其燃眉之急。常师傅要打个借条,也被陈炳云拒绝了。常师傅当时只知道好心人姓陈,是名警察。这些年,常师傅在天津开了个小饭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找到那个好心人,当面感谢,并把钱还给他,成了常师傅一大心愿。今年,他试着拨通了天津市公安局的电话,几经周折找到了陈炳云。11月28日,常师傅带着儿子到公安河北分局宁园街派出所送上锦旗,感谢九年前这位萍水相逢却伸出援手的恩人。
“听说这事以后,我一点儿也不惊讶,这也就是陈警官能做出来的事。”陈警官10年前仗义疏财的事迹最近也在富秀园小区传开了,小区物业经理元磊说,“陈警官是个负责的警察,也是个热心的好人,小区居民都信任他,平时小区里的大事小情也都愿意找他解决。”
“帮助他人是出于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本能,从未想过要什么报答,要说有什么希望,那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这个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谈到自己做过的事,陈炳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