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加责 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法院敲响司法改革第一槌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庭审交锋,原、被告仍在负气较真。陈立敏瞅准时机,巧妙地周旋于原、被告之间。经过机智调解,当事人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又一起案件尘埃落定。
“现在闭庭!”法槌落下,陈立敏走下审判台,身心轻松,回归本真。此刻,时间定格在6月6日上午11时15分。
陈立敏是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如今,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婚姻家庭继承第一团队团队长。现在,走上审判台,她是一名员额法官;走下审判台,她是法院的领导、团队的负责人。这一切,得益于法院敢于打破制度的藩篱先行试水,得益于司法责任制改革“大考”的步步临近。
2015年8月1日,巴林左旗法院全面推开了以“团队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审判责任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审判执行质效迅速提升。2016年末,他们以96%的结案率、0.71%的发改率、86.78%的实际执结率,位居全市12个基层法院绩效考核第一名,为这场没有先例可循的“大考”标注了一个完美的注解,同时,也为赤峰法院整体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本和参考。在以审判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司法改革中,巴林左旗法院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司法改革之路。
试水破冰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天有庭吗?”每个工作日的早晨,陈立敏走进办公室,总会发出这样的提问,如今,开庭办案已成为她工作的头等要事。而在2015年之前,她每天要面对的却是大量的文件和材料。
这一过程的转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背后经历的却是前所未有的、从理念到行动的大跨越。
据介绍,以前,巴林左旗法院和其他基层法院一样,也存在着行政色彩过浓、院领导不直接参与办案、审判分离、一线精英法官少,权责不对称、责任追究难以落实、激励保障措施难以兑现、干警办案动力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邻里矛盾、商业纠纷、行政争议日渐增多。在这个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总人口35.79万人的北方重镇,巴林左旗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以35%左右的速度增长。法院仅有干警102人、一线法官53人,案多人少矛盾异常突出,改革迫在眉睫。
2014年11月,法院派出工作组先后赴上海等地学习考察。2015年1月1日,经过慎重研究,首批组建了3个审判团队,率先试行主审法官责任制。通过半年多的运行,3个审判团队共收案679件,审结668件,结案率98.37%,上诉率0.59%,平均办案天数11.3天,无“发改”,无信访,效果非常明显。
“这种新的审判方式权责明确,有效提高了主审法官的责任意识,案件质效较以往也大幅提升。”陈立敏说,这次尝试是法院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其良好的效果坚定了法院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
2015年8月1日,在前期经验积累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一场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质效的司法体制改革在巴林左旗法院拉开大幕。
经过周密部署和一系列的严密程序,法院组建了审判、执行和审判服务团队30个。院党组成员、专委直接转任团队长,其余团队长经民主推荐、竞职演讲、业绩考评、党组评议等程序,从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中选拔产生,团队成员通过双向选择和党组决定进行配备。除院长外,法院所有人员全部编入团队。党组成员在主抓自己团队工作的同时,负责团队的党政事务、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等工作。团队长对案件质效全权负责,案件由团队长直接签发,彻底取消院、庭长签批制度。
团队采取标准化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组建模式,一般以“1+2+2”为标准模式,即团队长(审判长)1名、审判员(执行员)两名,其他人员2名。案件质量由裁判者负责,对违法办案的实行终身负责制。
“由党组成员担任团队长直接办案,既实现了法官角色的回归,又有效提高了案件质量。”陈立敏说,2016年,包括党组成员在内的团队长人均结案160件,办案最多的党组成员结案286件。
身体力行回归一线履职责
站在30名团队长中间,当王子才庄重地接过团队牌匾的那一刻,他清楚地知道,他同时接过了司法改革赋予他的权力和需要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法院的“破冰之旅”不仅将他从领导岗位推向审判前沿,还在社会各界的见证下,让他成为借款合同第一团队团队长。
王子才是巴林左旗法院副院长,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亲历了各项司法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不是一句空话,司法改革是动真格的。”
向审判一线靠拢后,王子才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同的人生观。他用法眼看世界,他用法律判输赢。在他眼里,司法改革就是一场革命。重新回到审判台,他感慨万千;说起改革前后的变化,他如数家珍:
———改革前,法院领导权力集中,掌握着案件的决定权和自由裁量尺度,人情案不易避免;很少深入审判一线,总是坐在办公室阅卷办案,责任心自然缺失。
———改革后,观念变了,由以往亲历庭审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变为亲自深入一线审案,亲自深挖案件,亲自书写裁判文书,努力办好疑难重大案件;案件的发改率降低了,绝大多数案件成了铁案、精品,案件质量明显提高,案件效率明显增加。
回归审判台后,从第一次敲槌的惶恐到现如今审案的从容,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到现在的操刀实践,从以前的权力集中到现在的全心研判,经过磨炼和角色转换,王子才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他更加坦然了。他说:“走上法庭才会知道,什么叫公正,什么是公平,一碗水端平是何等重要!”
彻底去掉行政化,彻底取消院长、庭长签批制度,副院长、庭长直接参与办案,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巴林左旗法院走在全区法院的前列。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法院,在30个团队中,共组建了22个专业审判团队,每个团队分别负责审判一个专业方向的案件,这样不仅可以让法官在各自擅长的审理领域内发挥特长,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使新入职的审判、辅助人员迅速适应团队工作,提升案件审理的精准度,缩短案件办理周期,提高案件质效。
据了解,去年,王子才带领的借款合同第一团队共受理案件658件,结案652件,在14起上诉案件中,没有一起发回、改判案件。而王子才全年受理案件高达146件,结案145件。这组数据有力地印证了改革带来的喜人成果,并且可以满怀信心地告诉社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指日可待。
科学管理
求新图变谱新篇
“排名掉下来了。”看到排名较之前有所下降,王子才一时感到脸上无光,心头顿时增添了许多压力。
现在,王子才总会习惯性地走进审判管理工作办公室,看看审执人员业务考核绩效得分排名,看看自己的业务排名。他说,改革后,法院推行“双奖双罚制”,将惩罚手段落在了副院长头上,绩效考核表格中的头像会随时移动,说降就降。
司法改革迈出了第一步,权力开始下放,如何科学监督管理便提上日程,于是,曲线排名、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新鲜出炉。
“法院建立了一整套操作性极强的案件质量监控制度。”王子才说,制定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细则,针对不同专业团队的特点,对考核指标进行了分类细化,还制定了1000多条评查细则,对每一团队和审执人员进行精准、动态、实时的考核管理。设置了责任追究“四条高压线”,如出现违法办案、干警受到纪律处分、团队原因造成越级访、一年内出现一件差错案件或两件瑕疵案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团队长辞职、团队重组,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走进审判管理工作办公室,墙上一幅巨型图表瞬间引起围观。干警的头像被制成小小像章,游走于图表中,其对应的分值和名次一目了然。这便是让王子才感到压力的审执人员业务考核绩效得分动态图。
如此震憾的考核动态图令人大跌眼镜,其独特的设计和奇妙的构想让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叫好。据了解,除此之外,业务团队业务考核绩效得分和全院各项指标数据监测字数据,以及法院的卷宗评查、审委会事务、发改案件评查等业务,均有据可查。
“这套绩效考核体系具体量化到每一个细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绩效考核团队团队长于冬辉说。
于冬辉所说的“切身利益”,是指法院将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管理工资进行挂钩,实行“三类四等”绩效工资兑现制度,将团队长、审判员和其他辅助人员分为三类,针对30个团队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工作性质分为四等进行考核,对前6名团队进行表彰、奖励,后3名扣罚绩效管理工资;对个人绩效前10名进行表彰、奖励,后5名扣罚个人绩效工资。
先行试水,放权加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中,巴林左旗法院求新图变,为全区法院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沐浴在改革阳光下的法院干警,亲历了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正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