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杨陵区政法综治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全区追赶超越大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突出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忠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使命,为农科城人民的美好新生活、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2017年,杨陵区政法综治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全区追赶超越大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突出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忠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使命,为农科城人民的美好新生活、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2017年全区公众安全感指数93.35%,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杨陵区成功通过“2017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考核验收,区委政法委荣获2013—2016年度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全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杨陵成功召开。
健全完善三项制度 压实综治领导责任
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年初,组织召开两级政法工作务虚会议,谋划工作思路,确定工作要点。政法委与综治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实行专项考核,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镇、街道和单位逐级下签,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工作逐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落实综治成员单位述职制度。全区47个综治成员单位全部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落实综治委成员单位年度述职、联系点、联席会议制度,确保综治工作扎实推进、落实有力。
严格综治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由综治维稳、司法、信访、安监四大部门负责同志亲自带队,组成四个工作督查组,定期开展工作督查30多次,强化通报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工作落实有力。贯彻落实《示范区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对区内重要接待活动期间发生的不稳定问题,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为落实领导责任提供纪律保障。
强化法治引领 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对政法各部门编制上划管理和员额选任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检法两院制定了《司法改革推进方案》《员额法官遴选办法》《司法责任制实施细则》《杨陵区检察院司法改革工作方案》等制度,法院、检察院两批共入额法官、检察官21名。
创新“三官一律”进社区工作机制。政法委每月针对各类网格事件和社情民意调查结果,组织公检法司分别在5个镇办的5个村同时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社区、村)示范活动,政法机关在示范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各自业务,深入社区(村)开展警情通报、庭审进村到社区、普法宣传、法律扶贫政策宣讲等活动,公检法司由“单打独斗”向“组团服务”转变。全年开展示范活动12期、60场,覆盖全区60个社区(村),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200多个,参与群众2600余人。
夯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安排部署律师参与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动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张贴到户,并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营造了良好氛围。发挥政法委协调督促作用,及时批转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5个,为有实际困难的30名涉法涉诉信访人争取司法救助专项资金44万元,确保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以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季度创佳评差、典型案例评查剖析为抓手,组织开展案件评查,评查案件48件,评出优秀案件6件,瑕疵案件3件。两级政法委联合开展规范执法司法专项检查活动,对发现的14个问题立即反馈,要求政法各单位限期整改,确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邀请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为全区政法干警讲授廉政党课,教育政法干警自觉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促进干警清正、队伍廉洁、司法清明。
注重源头预防 化解涉稳安全隐患
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建成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108名人民调解专家库建立,组建劳动人事争议等8个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20余件。各镇办、村(社区)落实“镇(办)半月一排查、村上一周一排查”工作制度,累计排查矛盾纠纷928起,调处851起,调处率91.7%,同时化解脱贫攻坚领域矛盾纠纷31起。
落实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民生项目、文体活动、重要赛事等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未经风险评估的不予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稳定隐患未消除的不予实施,有效规避、预防、控制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和社会稳定风险。2017年69个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全部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国际马拉松赛和农科城自行车邀请赛进行赛前评估,确保了重大活动赛事顺利举办。
加强敏感节点防范稳控。对可能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摸排不稳定因素25个,解决21个,落实稳控措施4个。对全区108名各类重点人员做好思想疏导和稳控,落实了重点人群“一对一”稳控措施,开展涉军群体走访慰问、政策扶持和教育疏导工作,成功劝阻了3起涉军群体聚会活动,全区涉军群体稳定。依法打击处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全区连续保持了24个月进京“零”非访。对全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摸底调查,逐人核实,落实集中托养、救治救助政策,全区97名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由财政负担,全部托管。摸清邪教人员底细,落实邪教管控人员、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加强敏感节点、重大活动期间和日常防控,加强打击力度,强化正面宣传,反邪教工作做到了三个“确保不发生”。党的十九大、国家领导人视察、示范区“两个会议”、马拉松赛、农高会等重要活动,以及重大节日、敏感节点期间,全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实现了“三个坚决防止”的目标,受到了省上通报表扬。
坚持打防并举 共筑平安杨陵根基
严打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发挥政法主力军作用,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优化治安环境,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深化建设环境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沙霸、路霸、村霸、强揽工程等影响经济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案件11起,追回并返还农民工工资60多万元,为追赶超越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省各市(区)2017年目标责任考核政府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全区社会治安满意度为96.94%,较2016年(75.62%)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一。
强化社会面动态管控。组织公检法司成立警车巡逻队,集中在全区主要路段和治安重点地区常态化开展巡逻。建立40个群防群治义务巡防点,组建“红袖章”巡防队40个,开展交通疏导、停车整治和治安巡逻工作。住宅小区、商场超市、企业工地均建立红袖章巡防队伍,治安中心户长、物业安保人员、企业执勤人员、商场职工等“红袖章”不间断开展治安巡逻,全区群众共建共享平安杨陵。
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成400路社会面视频监控探头,升级改造376路老旧视频监控探头,公共区域、城乡居民小区、农村社区视频监控累计达3000多个。制定印发《农村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系统数据查看和调用管理办法》,逐步健全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运行、维护制度,保障视频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开展“雪亮工程”专题调研,形成了建设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和资金预算,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方位开展平安建设宣传。组织镇办、政法单位在各村、居民小区、企业、学校等,巡回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和入户走访。发挥好微信、微博、网站、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作用,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提高平安建设知晓率和满意度。以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星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共创、共建、共享平安杨陵的积极性,各单位深入综治联系点(平安建设包抓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关爱帮扶等活动,形成共建平安杨陵强大合力,深化宣传效果。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辖区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管理系统,设立平台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加快综治网格与民政、食安、消防、禁毒办等单位网格合并,促进“多网合一、多员合一”。充分发挥网格系统平台作用,建立超期网格事件预警提示制度,区网格化指挥中心每月分析研判网格事件反映的社情民意,送示范区分管领到、区主要领导阅示,为区委、区政府实施民生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两级综治办建立疑难网格事件分析研判制度,定期通报存在问题,协调交办疑难网格事件49件,确保群众身边的事情“马上就办,办就办好”。2017年上报网格事件6926件,办结6834件,办结率98.67%。目前,针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正在研究制定《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改革意见》,作为2018年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指南。
创新网格微平台新模式。为进一步畅通网格事件上报渠道,促进网格事件上报、处置公开透明化,5月份,开通“杨凌民声”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平台与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相链接,群众、网格员可通过微信快速上报网格事件,全程监督事件处理过程。全年通过“杨凌民声”上报事件264件,办结248件,办结率92.53%。
实施“微民生”工程。针对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久拖不决的民生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示范区、杨陵区共同设立1000万“微民生”项目资金,实施“微民生”工程,利用网格化管理系统,对各村、社区申报的项目进行交办、落实。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生活饮水等91个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微民生项目库,曹沟村道路警示标志设置、除张水厂水井电路整修、西苑社区便民停车场修建、秦丰村公厕修建等78个民生项目已实施,涉及资金6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杨陵区综治办 宁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