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落地 幸福生根——绥德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述
在农村,乡亲邻里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矛盾纠纷往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走进绥德县满堂川镇“说事堂”,一支由退休干部、人大代表、乡贤代表、司法代表等组成的“说事团”,在这里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他们就像连接在群众之间的一根红线,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口碑,无偿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将一桩桩纠纷巧妙化解,促进邻里和谐。满堂川镇的实践,是绥德县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绥德县以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为目标,聚焦市域社会治理优势和难题,探索出“说事堂”“三见警”街面巡防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绥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全县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党委统揽 凝聚治理合力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域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整体推进。绥德县委、县政府召开1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累计举办全县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政治轮训、专题研讨30多批次,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赴上海、浙江、西安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开阔了干部的视野、强化了社会治理理念。
绥德县创建“绥时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完成县、镇、社区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录入2117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行政许可事项限时办结、便民服务事项符合即办。凝聚各方合力,完善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百姓问政”工作,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共治,平台各类事项办结率和回复率达100%。
协同共治 提升治理水平
绥德县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选优配强15个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和网格员,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双报到”制度,全县254个机关事业单位、750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
绥德县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审查涉法事务120余件,评估案件10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公布取消证明事项3个;深入开展“法律九进”主题活动,提供法律援助339件、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
绥德县发挥德治教化作用,连续5年组织开展“绥德好人”评选表彰活动,290人获评“绥德好人”称号,成立了县级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和15个镇见义勇为工作站,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绥德县发挥自治基础作用,积极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明确村民自治权边界,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则。
绥德县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建成了15镇、1中心、339个村庄、11个社区综治中心,累计提供便民服务260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2700余件。
服务大局 创新治理能力
在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郝家桥乡村治理、满堂川镇“说事堂”等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已深入人心。
绥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郝家桥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楷模村。扎实推动名州镇东街社区市级社区治理示范点建设,构建起精细化文化养老服务、精准化七色卡健康管理、人性化课后儿童照料“三位一体”开放型服务体系。
绥德县统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各方力量,在16个乡镇(中心)设立“说事堂”,并选聘386名说事员和代办员, 建立起民主议事、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矛盾调处、纠纷化解、应急处置一体化的社会矛盾县镇村三级综合联动治理机制。制定出台《绥德县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工作意见》,选聘20多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实到政法各单位、信访大厅、社区开展工作,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2年以来,绥德县大力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持续开展“黄赌毒”“打拐”“食药环”以及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领域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治乱点乱象78处。绥德县公安局积极创新街面治安巡逻防控方式,推行“三见警”街面巡防机制,城区可防性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6.37%,城区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9.33%。
(张震 陆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