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域之治筑幸福之基——榆林市绥德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综述
榆林市绥德县素有“天下名州”之美誉,旧称“上郡古邑”。纵览古今,绥德始终是善治之县,讲道明理、崇德向善早已深深印在这片黄土地的深处。
近年来,绥德县以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为目标,聚焦市域社会治理优势和难题,探索出“说事堂”、“三见警”街面巡防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绥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新机制,全县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委统揽 凝聚治理合力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把握市域社会治理规律特点,动员全域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整体推进工作。
绥德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召开1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累计举办全县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政治轮训、专题研讨30多批次,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赴上海、浙江、西安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切实开阔了领导干部的工作视野,增强了社会治理理念。
绥德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平安绥德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绥德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绥德县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意见》《绥德县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任务分解》等重要文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创建“绥时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完成县镇社区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要素录入2117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行政许可事项限时办结、便民服务事项符合即办。
凝聚各方合力,完善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加强新时代党建带群建工作,推动群团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稳步推进“百姓问政”工作,办结率和回复率100%,网民点击量达46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平台的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共治。
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风险
“郡县治 ,则天下安。”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绥德县坚持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止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重大事件。
大力学习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持续开展“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打拐”、“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共整治乱点乱象78处,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5%、29.7%。
制定出台《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化解信访事件制度》等指导文件,综合运用“硬办法、软办法”,确保信访积案按期化解清零。中省交办的111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清零。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县21支应急抢险队伍可随时集结,机械、设备和应急物资可随时调用。推行“专职驻校+2345”校园警务机制,全县中小学校园安保人员、安保器械、一键式报警“三个100%”落实到位。
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力量,推动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组织开展“清风”“剑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封停微信账号13个,约谈本地抖音网红2人,开展户外广告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9处。
协同共治 提升治理能力
社会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所盼。
近年来,绥德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幸福“底色”。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健全完善《政法工作条例》配套制度,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更加有力。选优配强了15个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和“网格员”,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双报到”制度,全县254个机关事业单位、750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起草制定了《法治道德建设规划(2021-2025)》等重要文件,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审查涉法事务120余件,评估案件10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公布取消证明事项3个。深入开展“法律九进”主题活动,法律援助339件,提供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连续五年组织开展“绥德好人”评选表彰活动,290人获得“绥德好人”荣誉称号,成立了县级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和15个镇见义勇为工作站,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明确了村民自治权边界,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则,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对全县339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5286人次进行了资格联审,基层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全县培育发展了249个社会组织,志愿者5900多名,累计为群众服务9000余次,尤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建设了绥德县干部作风智慧监督平台,打造了标准化县综治中心,建成了15镇1中心339个行政村、11个社区综治中心,累计提供法律服务6000余人次,心理咨询800余人次,便民办事260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2700余件。全县累计整合视频监控探头21000个,实现了城区及村(社区)背街小巷全覆盖,共协作侦破案件126起,寻找走失人员10人。
服务大局 创新治理能力
在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郝家桥乡村治理、“说事堂”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深入人心,绥德县正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和实惠。
扎实推进“五级五长包户制”。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合理划定网格,共建立楼宇小区398个,平房片区204个,商业街区242个,移民搬迁区6个,农村村组339个,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和发展“双桥经验”,努力把郝家桥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楷模村。扎实推动名州镇东街社区市级社区治理示范点建设,从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支撑、特色化服务五个方面进行规划打造,构筑了“精细化文化养老服务、精准化七色卡健康管理、人性化课后儿童照料”三位一体开放型服务体系,使得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儿童的人性化照料、居民健康需求得以精准满足。
统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各方力量,在16个乡镇(中心)设立了“说事堂”,选聘了386名说事员和代办员,构建了民主议事、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矛盾调处、纠纷化解、应急处置一体化的社会矛盾县镇村三级综合联动治理机制。制定出台《绥德县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工作意见》,细化管理考核,选聘20多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实到政法各单位、信访大厅、社区开展工作,有效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吸附在当地。
强化“三见警”街面巡防。由公安局牵头,优化接处警流程,科学分配警力,购置巡逻警车,提升了接处警速度,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妥善应对和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同时,加强对夜市、酒吧等复杂场所、地段的巡逻密度和力度,有效降低了突出案事件的发生。城区可防性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6.37%,城区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9.33%。
平安是福,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已在绥德“开花结果”,幸福、和谐、平安、美好的“天下名州”正蹄疾步稳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