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下好乡村治理“五子棋” 走好基层善治新路子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切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渭南市白水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五子之路”,全力构建“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好基层善治新路子。
搭好“台子”垒高地 理论联学入民心
搭建群众“宣讲台”,以支部联建讲、党员结对讲、群众主动讲为抓手,探索“十百千”宣讲队伍进万家的联学联讲机制,吸纳先进模范人物、退休老党员、“五老”乡贤等组成宣讲团走上讲台,充分运用“五个课堂”,开展“送课上门”系列活动,通过上门谈心、上门宣讲、发放资料等“面对面”理论宣讲,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百姓心坎。推出史官镇落雁村“道德讲堂”、尧禾镇李家塬村“农民夜校”、西固镇乡村振兴主题专栏、杜康镇“杜康党旗红·驻村那些事儿”专栏等品牌项目,形成“理论宣讲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工作局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件,汇全民之智,聚全民之力,筑牢基层党建阵地,垒积群众精神高地。
亮好“牌子”树榜样 文明新风润民心
开展“身边的榜样”系列评选活动,共评选“好媳妇”“好婆婆”230余人、“美丽庭院”1700户,“白水好人”王亚军获评“渭南标杆”,支肥村张存恒荣获2022年陕西省“五美庭院”示范户。开展“立家训、树家风”工程,组建“家教大讲堂”,深入镇村引导群众忆家史、立家训,讲家风故事;征集优秀家训,汇编《白水家训集锦》,设立家训示范点17个、“家风示范户”103户;开展“小手拉大手、立家训树家风”活动,汇编印发8000余册《白水县家教家风集》,一批优秀家庭事迹被中省市媒体报道,通过一系列活动带动群众致敬模范典型、学习榜样先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带好“本子”集民意 倾听民声知民心
结合乡村振兴、平安建设、法治宣传等重点工作,发动镇(街)党员干部、政法干警、综治中心与基层平安志愿者等,入户走访,记录诉求,收集“问卷”;坚持“分类建档、限期解决”的原则,建立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记录簿、群众来访登记簿、心理咨询簿等工作台账,及时受理,定期会商,研究“答卷”,接待群众140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2件,化解率达97%以上,受理群众信访事项1182件1921人次,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开展“向群众报告、请群众评议、让群众满意”等活动,定期进行回访,建立回访档案,排查化解回访率均达98%以上,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邀请群众“阅卷”,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拼好“桌子”解难题 共商共治安民心
成立“圆桌议事会”“居民议事亭”“聚心源”会客厅、“小板凳议事会”等议事协商平台,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共议村(社区)大小事务,通过推动“大家听、大家讲、大家执行”,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工农社区“聚心源”会客厅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红色巷道”建设等“老大难”问题18件,化解矛盾纠纷105起;新武村圆桌“说事议事”机制解决供水、村民出行、子女上学等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调解邻里矛盾纠纷10余起;鹿角村《民约九条》运行以来,处理违约事项12项,调解矛盾纠纷193件,农村婚丧费用支出减少50%,有效实现了强治理、去陋习、树新风、添活力。
摆开“场子”绽风采 文化惠民暖民心
搭建村文体广场、法治广场、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完善各村文化活动器材设施建设,向各村书香庭院代表人赠送了图书和文创产品,夯实群众文体活动阵地,切实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我们的节日”“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共开展文艺、戏曲演出20余场次。文化馆“广场学堂”开展文艺培训辅导17场次,“三区文化工作支持者”开展戏曲、声乐、广场舞、书法、美术、摄影等培训140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0多人。现如今,群众学习有书籍、活动有器械、议事有场地,到健身广场动一动、绿化步道走一走、文化书屋坐一坐已成为乡亲们的休闲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