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神木:深化警务改革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初春的陕北,寒意料峭。3月9日晚,在陕西省神木市城区主干道九龙隧道南口附近,一支由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组成的治安联勤联动巡逻小分队正在巡逻。这是神木市公安局深化基层警务改革的一个镜头。

神木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通过夯实基层警务根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安全感”。

创新巡防机制

营造安心放心的治安环境

“说起公安工作的变化,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见警率更高了。无论是在商场、小区还是在校园,经常能看见民警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街小巷总有他们巡逻执勤的身影。”神木市人大代表李宝试感触颇深。

为全面提升城区街面见警率、降低发案率,神木市公安局积极创新巡防机制,以落实“三见警”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为导向,推行“点、线、面、圈”巡防机制改革——

点上巡,在城区5个重点复杂部位设立警务工作站,巡特警大队和交警大队驻点实行“四班三运转、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处置突发治安、交通警情。

线上防,机关部门、巡特警、交警和派出所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围绕重点道路、公共场所、行业领域,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的巡防清查行动,整改各类隐患。

面上控,以巡特警、交警、警务工作站和派出所为主,将城区划分为10个巡区网格,开展社会面常态化巡逻,组织网格员、保安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巡防。

圈上围,以“全市边界盘查点+出城主干道检查站”为支点,构建10分钟城际防控圈,严查重点车辆、人员、物品,筑牢市域外围防线。对市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实现无缝合围、高效策应。

新机制运行以来,神木市初步实现了“社会面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和谐、群众满意”的改革目标。

强化智能管理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神木市公安机关积极推动“智慧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为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目前,神木市公安局已建成集案件监督管理、涉案证据管理、执法办案、体检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局22个办案场所、案管室全部接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行“警、案、人、物、卷、场”六要素全流程、可视化、闭环式管理,大力加强接处警、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今年前两个月,该局执法质量问题发生率同比明显下降。

神木市公安局坚持开展常态化执法培训,广泛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提高民警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他们紧抓执法责任制“牛鼻子”,健全15项规范执法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所队长主办案件、法制员评查和“日督察、周通报”等制度,激励民警多办案、快办案、办精品案。截至2月底,神木市公安局在32个基层办案单位推行办案积分管理,实现执法质量、执法能力“双提升”。

共建共治共享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每到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神木市公安局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总会出现在各自负责的校园“护学岗”,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脚上没土,心里没谱。”钟楼派出所所长白前峰说,“只有走进社区、进入住户、融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我所16名社区民警分别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结成对子,共同开展社区治理,共同解决居民的大事小情,把‘服务窗口’开到百姓身边。”

神木市公安局全面优化“一室两队”警务模式,做实社区警务队,对每名社区民警划定责任区,细化网格管理,将服务群众的阵地前移。去年以来,神木公安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30余起,化解率达96%。

同时,神木公安汇聚众智、群策群力,推动社区民警与社会综治力量深度融合,发动网格员、村社干部、志愿者等3200余人共同参与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隐患,精心打造出“滨河义警”“钟楼红袖章”等群防群治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我们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目前,我们已创建1个省级、3个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神木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忠实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使命任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神木”。

(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郭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