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兴企业——陕西法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综述
“崔法官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高质高效。正是她多次组织我们双方进行调解,才能在春节前把这件事顺利解决。”一场纠纷得以化解,被告公司代理人也禁不住感慨法院的公正、高效。
原告雷师傅因与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身体权、健康权纠纷,诉至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该院民二庭副庭长崔春在收案后,第一时间对案件开庭进行了审理,依法对原告的伤情进行了鉴定,确认了案件事实。考虑到原告雷师傅的身体、经济和家庭状况,崔春确定了以调解推动案件快速进展、落实赔偿的方针,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历经三次庭审、一次鉴定、多次调解后,案件终于画上句号。春节前,雷师傅当庭一次性收到了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45万元。为表谢意,雷师傅给崔春送了一面写着“人民法官为人民 公正司法暖人心”的锦旗。
原、被告双方满面愁容而来,带着满意而归,这是陕西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涉企案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一幕缩影。
今年全省两会前夕,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陕西华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华在谈及法院工作时表示:“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我对陕西法院在聚焦服务企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有着切身的体会。”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保障。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理一审商事案件超过30万件。对此,黄志华说:“这对法院来说,是兢兢业业作出来的成绩,而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实实在在赢回来的权利。”
近年来,陕西高院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通过“服务型普法”“院企型合作”和“专业型融入”3种模式,为商事纠纷当事人、普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探索“线上+线下”普法新模式,在陕西法院网开设“金融法律诊所”平台,邀请法学专家、资深法官、知名律师,为社会公众提供涉及商事审判、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同时,陕西高院探索“法院+企业”普法新机制,在全省广泛开展商事审判法官送法到企业、送法到基层、送法到社区活动,在审理重大商事案件时,邀请社会公众参与旁听。
为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近年来,陕西高院先后出台多个意见和措施,充分发挥审判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司法职能作用。2018年,陕西高院大胆开拓创新,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出台了《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增强服务的能动性、增强保护的科学性、增强保障的针对性和增强促进发展的实效性4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对采取的审判执行措施、方便中小企业诉讼、强化责任追究等提出明确要求,对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2019年,陕西高院制定实施了国内第一个《金融商事纠纷证据规范指引》,对金融借款、银行卡、保险等12类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制定证据规范,发布了我国西部地区首部《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从现状、问题、措施、展望4个方面展现了陕西金融商事审判活动的全景图,为政府决策和公众投资提供了重要参考,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陕西高院印发《关于为做好疫情防控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发布6个典型案例,依法审理涉疫情案件230余件,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印发《关于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会同省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7项合作机制,强化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与陕西银保监局联合出台《关于在金融借款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问题的指导意见》,推动解决金融债权催收和金融借款纠纷送达难问题,提高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审判效率。
3年来,全省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6万件、金融案件30.8万件、企业破产案件222件、合同纠纷案件3.3万件、涉外民商事案件772件。
全省法院主动发挥司法职能,不断健全服务企业机制,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审判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法治护航已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同时,全省法院围绕激励创新、保护产权,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降低权利人举证责任,加重恶意侵权人赔偿力度,在审理西凤酒“华山论剑”商标侵权案等案件中,依法大幅增加赔偿金额,显著提高违法成本,有力震慑恶意侵权行为,为建设陕西知识产权强省、服务保障追赶超越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和优质营商环境。3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523件,近10起案件被最高法院评为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和首届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为保障企业及时兑现胜诉权益,陕西高院不断提升执行工作力度,组织全省法院开展“发挥执行职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和“三秦飓风”专项执行行动,3年来,共执结商事案件163907 件、金融案件112040件、合同纠纷案件174691件。
(记者 刘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