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百姓享更多“平安红利”?福建政法机关有秘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福建政法系统结合各地实际,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打造出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方共建让效率带动满意率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网络化”带来的“全面化”,让“治理”在效率和满意率之间取得双赢。传统的政务服务在互联网时代能演绎出怎样的高效率?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如何让群众少跑腿?从“厦门百姓”App和平潭网格化管理中或许能窥见一斑。
迅猛发展的网约车,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网约车司机的身份审核。之前需要网约车司机提供各种证明,来回跑公安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十分折腾。而且还会存在人证不一,犯罪情况掌握不及时等问题。现在,依托平台数据支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只需将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输入平台,平台会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给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这是“厦门百姓”App的功能之一。交通局运用平台提供的服务接口,进行网约车、巡游车、两客一危等营运车辆的司机资格审查,截至2018年3月底共响应服务调用12.6万条,方便群众的同时减轻部门负担。平台研发的“重点监管车辆异常轨迹分析”,助力交通管理部门有效监管GPS轨迹缺失、轨迹偏离等异常情形,今年2月份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共检查“两客一危”运输企业47家,检查“两客一危”车辆205辆次,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并对其中多部车辆管理者进行了行政处罚。
“厦门百姓”平台于2016年6月24日上线,经过实践,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逐渐形成了“一个平台(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一个中心(公共安全管理中心)、一套机制”的“厦门模式”。十九大以来,平台建设围绕“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开放平台资源,着力社会治理创新,服务城市管理工作。目前,为各部门开放的共享服务包括人员风险防控、风险隐患采集、风险分析监测、风险管控处置及信息汇聚交换5大类30项。
无独有偶,平潭综合实验区也在多方共建上做足文章。在整个平潭,只有一个公共基础平台,全区共用共享。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平潭”建设的公共基础平台,承接省级政府机构下沉的数据,汇聚本地所有的基础数据,打通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从而推进全区域、全领域的数据汇聚。
2017年6月初,平潭综合实验区流水镇62岁的村民李大妈,到其所在的社区工作站申请低保。递交申请表和身份证后,工作站业务员当场调出了她的存款、房产等十多项信息,半小时内完成了初审。随后,流水镇工作人员上门审核,一个月内办理完低保申请手续。
“原先办理低保只能逐个部门跑,一一开具证明,需要4-5个月的时间。现在不仅可以少跑腿,办理时间还大大缩短,很方便。”李大妈对低保申请模式的创新改革十分满意。
目前,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共享了福建省公安厅、民政厅、司法厅、海洋渔业厅等11个省级部门131项445万条数据,汇聚平潭本地各部门118项22506万条数据,共有数据266项、数据信息23024万条,初步建成了自然人、法人、社会经济、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地理及资源等六大基础数据库的基本框架。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创造平安,“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多方共建提供了强大支撑,带来了我省社会治理的全新变革。
开放共治让富美与和谐并进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在城乡社区,工作的重点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随着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提升,社区治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成为社区共治格局的必然要求。
为提升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程度,厦门市曾厝垵社区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的事由人民群众商量着办,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角,让政府的角色从主导向引导转变,充分调动业主、商户、游客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实现了社区多元共治、多方共赢。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曾经的曾厝垵一度电线横杂,排污基础设施落后,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座“城中村”渐渐走到了“去与留”的十字路口。2013年,借着厦门创新社会治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的东风,思明区运用“参与式治理”模式,改变传统思路,邀请群众参与进来,在以村民为主的业主中成立了业主协会,在以外来文艺青年为主的商家中成立文创会,组织召开座谈会,让专业机构、相关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畅谈对曾厝垵发展的理想蓝图,在协商中凝聚多方共识,形成包括治安环境提升、社区自治共管等系列方案。
在公共议事理事会的牵头下,曾厝垵制定了《曾厝休闲渔村自治公约》,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管理办法》和细则,对业主和经营的租房、装修、卫生、消防、经营、诚信、环保等进行明确规定。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让投资者明明白白遵守规范,让管理者有规可依,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力促公平公正公开,建立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由于是自己参与的组织进行的调解,业主、商家对调解结论都能切实执行,确保了大纠纷不出街道,小纠纷不出社区。”
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谋共建下,曾厝垵一改“城中村”旧有面貌,逐渐成长为游客口耳相传的“生长在城市隙缝中的文创村”。2017年1月12日,在中央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曾厝“文创村”被点名表扬,相关领导称赞其“实现了社区多元共治、多方共赢”,从一个破旧、落后的“城中村”转身成为富美和谐社区。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50多年后,宁德蕉城推陈出新,把“枫桥经验”从陆地搬到了海上,架起了一座“海上枫桥”。
蕉城三都澳海域面积280平方公里,岸线总长211公里,沿海乡镇6个、27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和1个海上社区,22个港澳口码头、海上生产生活人口达1万余人。近年来,蕉城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做法,根据三都澳海域广阔、岛屿分散和海上养殖网多人杂、管理成本高、服务难度大等特殊情况,整合涉海资源力量,形成了力量统筹、联动融合;多元调解、开放共治;巡查发现、预防为先;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健全机制、预测预警;舆论引导、思想导控的区镇村共创“平安海域”新格局。
2017年2月1日凌晨3时许,在三都镇白基湾海域,渔民小陈因为工人用火不慎引发大火,导致隔壁小杨的渔排烧毁,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双方因赔偿数额分歧,在争吵中互相谩骂,眼看事态就要扩大。事情发生才15分钟,三都边防派出所民警立刻赶到现场,详细了解事情原委。随后,蕉城区人民法院“海上巡回法庭”法官也陆续赶到,开始了长达5个小时的联合谈判、调解。摆事实、讲法理、拢感情、谈利弊……边防民警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小陈一次性赔偿对方经济损失5万元。
“枫桥经验”的要义,在于发动和依靠群众,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等资源,第一时间介入,让纠纷不出村,矛盾不出海,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贵在及时、重在就地。实践表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首要的是培育居民社区认同意识,只有在社区认同基础上,居民才有可能焕发出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承担社区责任、为社区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行使当家做主权力,既积极行使权利又主动承担义务,共同造就富美和谐的生活。
成果共享让平安阳光普照
智慧在民间,活力在基层。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平安建设成果,才能激发全社会活力,减少各类风险发生的几率。近年来,龙岩市全面推行“三级联创”平安建设机制,在全国首创“三个10%”(居民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财政贴补10%,参加新农保60周岁以上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10%,“守法家庭”成员大病统筹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的惠民奖励政策,全市共有252.1万人次乐享平安带来的实惠。
“我拿到140元,加上老伴的就有280元,真的是很大的福利。”永定区洪坑村林大爷开心地领取了2016年度平安村村民奖金。“通过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村里矛盾少了,赌博没了,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些理解、帮助和关爱。”上杭县中都镇康都村村民叶和英对创建活动十分赞赏。
平安奖的设立源于6年前。2012年,龙岩市启动“平安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将非正常上访、刑事案件、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纳入创建考评指标,制定出平安县“四标”、平安乡镇“六标”和平安村居“一少五无六好”创建目标,以“矛盾纠纷化解好、重点群体管控好、社会治安防范好、基层组织建设好、村民自治能力好、生态安全保护好”的平安愿景引领群众。
对于评选出的平安乡村,实施两套激励政策:对平安村(社区)居民实行“两个10%”的奖励,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财政贴补10%;参加新农保的60周岁以上村居民,其基础养老金发放提高10%。
“三级联动、两策激励、三化平台”的"323"平安建设机制,让千家万户老百姓收获了共建共享的平安成果。为进一步倡导公民遵纪守法,营造良好法治生态,2016年,龙岩市出台第三个"10%"奖励新政,即给予遵纪守法家庭成员大病保险报销奖励10%。遵纪守法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配偶等直系亲属,家庭成员要共同信守“无家庭暴力、无吸食毒品、无赌博、无邻里纠纷、无违法犯罪、无非正常上访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好”等平安家庭公约。
对“平安村居”和守法家庭群众“三个10%”的奖励政策,大大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使其成为平安创建的主力军。如今在龙岩,群众举报涉麻涉毒、涉爆涉矿、电信诈骗等犯罪线索,参与社会治安问题治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个体求平安到整体创平安,再到全体享平安,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平安是福”。据统计,开展“平安三级联创”活动以来,龙岩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亿多元用于“平安奖”的发放,累计186个次乡镇(街道)、3374个次村居(社区)、252.1万人享受到“平安”带来的实惠。
福建政法系统始终坚持平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成果人民共享,把平安创建成效与基层群众获得感直接挂钩,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最权威的“阅卷人”,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互动效应,营造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成果同享的良好氛围。(记者 黄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