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好平安管理“绣花针”(“法治,让生活更美好”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法治,关乎国家,更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推出系列报道,生动记录新时代依法治国、人民幸福的新图景。
每年元宵节,上海豫园都会迎来大客流,一年一度的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吸引着八方来客,今年元宵节当天累计有15.2万人来到豫园赏灯。人流量虽大,但秩序井然,除了投入包括公安民警、武警、保安在内1500余人维护秩序,警方还有一双“千里眼”。
这双“千里眼”就是安装在豫园商城8个出入口的客流眼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控园区人流变化,警方根据人流趋势,调整各出入口人流管控措施。常规状态下,8个出入口,两进六出,当商城内人流超过4万时,就只出不进。
这只是上海“智慧公安”建设的一个细微镜头。在上海,高科技正密织起“智慧公安”网络,科技武装到牙齿的警务活动,科学高效的现代警务流程,拥有海量数据和超算能力的指挥中心,使平安管理的“绣花针”落针精准细密。
过去哪有警情冲向哪,现在大数据精准预判化解风险
每日要“搬运”1000万人次的上海轨道交通,其安全运营重要支撑之一,也是大数据监控。
目前,上海共建有16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666公里,车站389座,遍布全市13个行政区,日均客流1000余万人次,单日极端最高客流已达到1186余万人。轨道交通承载着全市约53%的公共交通出行客流量,位居全国之首。
上海轨交公安会同地铁运营企业,先后在豫园站、人民广场换乘站试点安装大客流风险监测系统,在试点车站出入口、站台、换乘通道、上下楼梯等瓶颈部位安装智能视频监控,通过对人员密度、人流速度、行走方向等数据分析,量化评估重要站点的大客流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有序疏导客流。
“过去,我们是哪里有警情冲向哪里,有了智慧公安,我们就可以精准预判,风险尽量靠前化解,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上海市公安局科技处处长陈超说。
白玉兰广场是浦西第一高楼,其办公塔楼建筑高度约320米,这么高的建筑怎么确保消防安全?除了安装“超高层重点区域气体灭火”和“高压细水雾”等高端灭火装备,白玉兰广场还建起了“智联3+1”消防管理模式,24小时动态监控,保证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疏散、早处置”。
“智联3+1”包括:空气检测报警系统,是嗅觉灵敏的“监测人”,实时监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浓度指标;消防物联网系统,是“巡检人”“报警人”,日常巡检的数据通过该网络整合、分析,形成即时信息;楼宇PORT系统,是忠实的“守门人”,通过监测楼宇进出人员佩戴的IC卡,识别其所在楼层及区域,精准监控各楼层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逃生地图APP,是“引导员”,一旦发生火情,点击APP上逃生及紧急互救按钮,就能获得最快逃生路线,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息。
全感知系统上线,窨井盖被移动也能预警
这两年,“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高大上的词,也走进了上海居民小区。
徐汇区田林十二村是1985年建造的老小区,有41幢住宅楼,2014年之前,整个小区只有11个模拟探头。“我们小区在徐汇公安那里是挂了号的,2014年仅入室盗窃就有25起。”田林十二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赵国庆说。
去年10月,田林十二村被列为“社会面智能安防”试点,加装了消防预警、智能识别、信息采集等泛感知设备,设备数据统一接入警方人工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小区人口、房屋、单位、治安力量、安防设施以及事件等信息,都投射在地图上,一旦数据有异动,监控平台就会发出预警。
“过去,是靠我们自己眼睛盯着视频图像,靠人脑来识别、预判,现在是电脑直接预警。”田林派出所副所长朱波介绍,“如果小区居民有5天没有出入住宅楼,平台就会将异常信息直接发送给民警。小区门禁卡是实名制的,一人一卡,如果一张门禁卡一天进出超过10次,也会有预警推送,社区保安就会上门查看,这张卡是否多人使用、有无群租。”前不久,有一名快递员因进入不了楼道,恶意破坏了楼道门禁系统,警方通过智能平台提供的信息,迅速锁定了嫌疑人。
田林十二村还征询80岁以上老人和70岁以上孤老意见,给他们免费安装了烟感和电弧感,如果家里起烟或者用电异常,平台也会及时收到设备发送的信息。就连消防栓、窨井盖也被装上了感知设备,位移感知监控着窨井盖的状态,如果窨井盖被车辆压坏,或是被移动位置,监控平台就会收到信号,并通知相关人员。有了位移感知,窨井“吞”人的悲剧将有望终结。
据了解,上海公安机关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深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小区、街面、单位及地下空间等街道(镇)社区内各类要素的安防设施建设,目前,试点工作已在杨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部分街道开展,相关技术标准正在研究。
打通社会感知系统,安全管理嵌入社会治理
智能时代,信息无所不在,每个人时刻都在制造信息,每条信息都将以数据的形式汇总在上海公安数据中心,这是智慧公安的大脑所在。但“智慧大脑”需要和社会上各平台连通来实现数据共享,才能成为“最强大脑”。
“我们现在初步建了一个‘大脑’,但容量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和社会各部门包括企业联动,接通数据平台。”陈超说,“比如,小区居民水电煤账单数据,这些数据的接入都可以丰富我们的‘智慧大脑’,让它在不断的学习中变得更聪明。”
去年11月2日,上海市杨浦控江地区开展了“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安融入”的模式,打造上海公安“智慧树”小样板。
上海市公安局还以市局的“数据中心”作为媒介,打通了感知网和互联网与公安内网、指挥网、政务微信之间的通道,实现了信息从感知端的感知,到数据分析,再到报警推送至民警手持终端的完整工作链。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上海市公安局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对接安监、交通委、环保、商务委等职能部门的相关信息,结合危化品业务信息,将其信息综合展示。通过对接从业单位的技防设备,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同时,系统可将采集和分析的数据,再导入公安、安监等单位的综合应用平台,形成体系内协作联动。
“我做警察30多年,公安工作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陈超说,“我年轻的时候觉得,只要将坏人抓了,公安工作就能得80分。现在,即使你能将坏人全部抓到,也只能得60分。为什么?时代变了,群众对公安的要求不一样了。安全管理更多嵌入社会治理过程中,而要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就意味着每天要关注到3200万人口的状态。靠5万警察去用脚板巡逻保障显然是不行了,得靠大数据,靠全方位的感知系统,靠科技。”
据介绍,上海已初步编制完成了“上海智慧公安五年建设规划”,该规划最终是要实现对“人、物、房、点、路、网”等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要素的精准管控,实现城市安全的精细化管理。在一个感知系统全覆盖的城市当中,任何一处微小异动都会被智慧公安系统抓取,进而实现精准的预判、防控和有效打击。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8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