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铜川中院建强“七大平台”深度推进司法公开

近年来,铜川中院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及时启动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了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由内部公开向外部公开、由选择公开向全面公开、由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印台法院和宜君法院先后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5年和2016年全市法院司法公开指数分别达到96.87%和153.34%,高于全省90%和115.67%的平均值。

推进立案信息公开透明化,以公开延伸服务。一是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全市法院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率达到98.9%。二是全力建强服务平台。全市法院已全部建成“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中院开通网上预约立案平台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网络预约立案75件,接办群众来电210件,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三是全程强化诉讼指导。在诉讼服务大厅向当事人提供包括《诉讼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书》等诉讼资料,设置电子显示屏公布立案条件、收费标准、案件流程、审理期限、司法救助等内容;设立与网上办案系统相衔接的电子触摸屏,供当事人查询案件办理进展;设立导诉台,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和咨询服务;司法公开告知书制作比达到2.5,当事人可凭告知书所载密码查询案件流程,全方位、全程化的诉讼指导切实增强了群众在立案阶段的司法获得感。

推进裁判文书公开长效化,以公开倒逼公信。一是公开文书文本。所有生效裁判文书按照规定应予公开的全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公开,每月通报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情况。市中院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裁判文书上网率位居全省法院第一。二是公开裁判理由。在裁判文书中全面公开当事人的诉辩意见,阐述当事人举证、质证的内容,公开证据采信情况及理由,以及裁判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让当事人在程序透明的裁判活动中服判息诉,2015年和2016年全市法院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分别达到89.14%和88.66%。三是厉行文书评查。通过建立裁判文书评查制度、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方式,定期对已公布的裁判文书进行抽查和评估。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有13份裁判文书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

推进案件庭审公开规范化,以公开彰显公正。一是高标准强化硬件保障。全市法院共建成16个数字法庭,实现庭审记录电子化、证据展示现场化、资料查询同步化、录音录像全程化。二是高质量强化视频直播。对市中院各业务庭和各基层法院视频直播的案件数量、类型明确任务清单,实行责任倒查。2015年以来,全市法院共通过视频直播各类案件279件,视频点击量达到2万余次,其中5件庭审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庭审”。三是高要求强化微博直播。庭前通过微博发布庭审公告,庭中图文发布庭审实况,庭后及时发布庭审结果,努力做到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审理过程。全市法院共通过微博直播各类案件124件。四是高质效强化大案审理。2016年市中院所审结的渭南市原副市长袁军晓受贿案等大要案均由院领导担任审判长负责主审,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观摩,通过公开审理、公开宣判、公开接受监督,推进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审理工作的平稳有序。

推进信息化建设智能化,以公开提升效率。一是依法办案网络化。审判管理系统具备自动分案移交、全程审限预警、结案归档督促等功能,使全市法院案件“一门清”。关联案件查询、裁判文书检索、量刑指导等审判辅助工具,成为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的“好帮手”。目前,全市法院已汇集1.3万件案件信息,实现司法公正的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二是管理决策可视化。依托审判流程管理平台,审限变更、文书签发、结案报批等诉讼活动全部实现网络化操作,助推审判权与监督管理权全程留痕、全程透明。建立法官个人办案信息、部门统计情况及全院审判态势数据多层次数据平台,各层面审判执行运行情况一览无余。建成数字化审委会会议室,市中院审委会所讨论案件的审理报告全部通过升降屏实时展示,并全程电子监控,实录讨论案件情况,极大提升了审委会讨论案件的规范化。三是审判信息集成化。去年以来,市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开发运用诉讼服务手机APP和执行手机APP,集成法院新闻、案件查询、司法案例、司法拍卖、文书查询等公开信息,“掌上法院”的公开效能逐步实现可视化体验。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化,以公开破解难题。一是推行执行情况向当事人反馈制度。对执行过程中的财产查封、扣押、评估、拍卖、交付、财产分配方案等各个环节,向申请执行人全面反馈。二是推行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制度。从立案到终结的每一个环节都录入最高法院的执行案件信息平台,当事人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依托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对所有执行案件,包括被执行人基本信息、财产状况、执行标的和法院执行全过程等进行网上公开。三是推行多元化执行查询机制。两级法院全面建成执行指挥中心,法院车载和单兵执法记录仪数据全部接入执行指挥中心数据库,实现重大执行案件实施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实时传输存档,全程指挥调度。强化外部协作,与22家银行建立“总对总”,与工商、车管、房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建立“点对点”网络查询系统,将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信息“一网打尽”。四是推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开制度。近三年来,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428例,限制出境22人,与市文明委将20例失信被执行人列入“黑榜”。五是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和执行悬赏制度。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对27案通过网络公开拍卖,发布执行悬赏公告41期,被执行人难寻、财产难找、难兑付问题得以有效缓解。

推进接受监督常态化,以公开杜绝腐败。一是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络。加强与代表、委员日常联络,定期走访、沟通民意,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列席重要会议、旁听和观摩庭审、见证执行233人次。建立全覆盖式的结对联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效机制,2016年12月、2017年2月和7月,市中院76名党员干警与全市代表委员结对联络,通过信函等方式报告了法院和个人工作情况,受到一致肯定。二是积极拓宽接受监督的渠道。全市法院共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15场次,1100余人走进法院通过观摩庭审等方式零距离感受司法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4场次,及时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关切期待。三是不断扩大司法民主。顺利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人数比达到2:1。积极推动人民陪审员作为合议庭成员参与案件审理全程,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增选、改选人民陪审员55名,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8852件。

推进法治宣传实效化,以公开回应需求。一是依托“法律五进”机制营造法治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9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700余人次,2016年,市中院被评为“全市六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特别是2016年编印《农村实用案例选编》和《农村实用法律手册》共2万册免费向农民群众发放,受到广泛欢迎。二是依托“两微一网”机制增强公开效果。全市法院全部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发布各类法院信息、法律常识1.01万条,发布案例131个,回应网民关切咨询73条,并公布院长信箱、监督举报电话,实现了司法公开由表及里、自内而外的有机统一。三是依托巡回审判机制推进司法便民。将巡回审判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共开展巡回审判31场次。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有效打通了司法公开、司法宣传和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张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