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四个自信”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延安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时代价值。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政治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一大批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怀着爱国报国、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满腔热忱,会聚在宝塔山下,给陕甘宁边区增添了新的活力。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饱经磨难,仍然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成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直至今天依然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伟大事业的重要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党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依靠群众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党带领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党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是党员群众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政治本色。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四个自信”。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道路自信的力量。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探索实践根据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了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等政策,力求提高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均衡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利益。这些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跨越到全面小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论自信的力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潮,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对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取得新的胜利。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制度自信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并确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从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抗日战争爆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但延安文化在困境中奇迹般地成长、繁荣起来。各地文艺家和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与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一起,共同为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奉献出青春热血和艺术才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艺工作的思想,“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延安由一隅小城发展为中国的另一文化中心,建立起初具规模的文化体系,形成完备的文化形态。日益兴盛的文学艺术、遍及边区的新闻媒体、繁花似锦的社会科学、层出不穷的文化期刊,奏响了党的文化发展史的“第一乐章”,深远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文化影响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弘扬延安精神,准确把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规律,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为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 梁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