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镇巴县观音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汉中市镇巴县观音镇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持续激发治理新动能,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最美零距离”,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夯实治理根基,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凝聚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专题“研学”、以案“促学”、工作“融学”、问题“导学”“四学联动”,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履职尽责的实际效果。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增强战斗力。全面推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选拔后备干部与发展党员“双同步”选拔推优机制,大力挖掘本地优秀人才,确保后备力量“源头活水”,同时针对村(社区)干部业务需求、知识短板,开展“菜单式”“专题式”培训,提升镇村干部抓治理促振兴的实战能力。全镇共储备后备人才57人,举办各类乡村治理业务培训20余次。三是强化党员教育,增强向心力。坚持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常态化,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的方式,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班”等学习教育活动30余次,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此外,积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展板、信息公开栏、干群联系工作群等载体灵活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完善治理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创新模式强化组织引领。整合综治、防返贫监测、应急等网格,构建多网合一的镇、村(社区)二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党建统领延伸到“最后一米”,实现基层所有管理要素全部入网,形成“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工作闭环办、服务零距离”的治理新格局。全镇共设置一级网格90个,二级网格308个,各网格排查覆盖5100余人次,开展服务群众活动3200余人次。二是多元共治激发基层活力。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能,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多方力量资源,形成集“接待群众、化解矛盾、法律咨询”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严格落实干部坐班制度,保证群众“随时可以来,来了有人办,办了能满意”,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镇共接待群众40人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8人次。三是移风易俗激活内生动力。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内容和评定标准,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分制实施以来,400户家庭获得积分奖励,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不断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幸福感。将人居环境整治、酒宴办理、孝老爱亲等重要事务量化为评议指标,定期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通过将“红黑榜”和积分奖励的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对先进典型和负面案例进行通报。让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涵养全镇。

释放治理效能,提升服务群众整体质效。一是主动“听事”。包片领导、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积极走访入户,收集群众关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活动等意见建议220余条,提升村(社区)党组织精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用好群众议事机制,通过召开院坝会、座谈会,定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居民党员、联户长集中议事,聚焦群众就业、就医、养老、住房及生活救助、法律援助等困难诉求,征求“金点子”50余条,为500余人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二是用心“干事”。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定期开展防返贫摸底排查,对发现问题逐项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以最直接、最真诚、最有效的方式解决群众难题。今年以来,我镇入户核实风险预警线索130余条,新纳入监测户3户13人。对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已全部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家庭无劳动力的监测户,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帮扶有效。三是全力“成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15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发起“养老生存认证上门”“免费健康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惠及3200余人,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