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绥德县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绥德样本”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标准化建设、智慧化支撑、网格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党群服务下沉到“神经末梢”
绥德县将党建工作深入全县部门、镇、村组(社区)各个“毛细血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一个个节点串连成线,形成结实的链条体系,以完善的组织结构为基层治理的每一步探索保驾护航;从县级层面出台系列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指导文件,并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同时,通过镇村换届,配齐配强了乡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和村、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强化党的基层党组织,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双报到”制度,全县254个机关事业单位、750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实现社区与单位共驻、共建、共享大治理格局,共服务居民群众55267人次,为群众办实事588件次,满足了居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三方联动下手到“脉络中枢”
绥德县按照“四室一厅一中心”硬件标准,依托“绥德县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信息化支撑,建成了标准化的“绥德县综治中心”,成为全县社会治理的“中枢”。
广泛推行满堂川镇基层社会治理“说事堂”模式,以镇党委、政府为主导,吸收邻里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运用“孝为本、理为先、法为绳、和为贵”乡村本土治理理念,形成“有事你来说、有理大家评、有困难政府帮”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格局。
名州镇东街社区作为社区治理市级试点,通过县委政法委(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建立起“精细化养老服务、精准化健康管理、人性化儿童照料”三位一体的开放型服务体系,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阶段。
积极推动“双桥融通”,与浙江省诸暨市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挂牌成立了陕北(榆林)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郝家桥经验研究基地,传承郝家桥红色精神和脱贫攻坚楷模精神,不断总结提炼新时代“郝家桥基层治理经验”,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乡村治理样板。
多点治理下药到“机体病灶”
为了补齐短板弱项,绥德县梳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开展多点治理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创新警校合作新模式,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择优选拔32名专职驻校民警,以校园专职民警控“面”为主体,交警守“点”、巡特警巡“线”,打好多警种联合勤务“组合拳”,实现多警种融合筑屏障。同时,组织调动教师、保安、家长和社会力量,常态固化1+N(专职驻校民警+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护学岗”,为广大师生撑起平安大伞,全县涉校案(事)件下降60%以上。
大力实施平安乡村“小探头”技防建设。通过“试点带动、全面建设、实时增补”的工作思路,在各镇开展“小探头”工程,全县建设安装小探头1209个,实现了全县339个行政村、11个社区及城区背街小巷全覆盖,共协作侦破刑事治安案件34起,寻找走失人员4人,化解矛盾纠纷96件,实现了“花小钱、暖民心、办大事”,有力提升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加强体制建设,着力破解病残人员违法犯罪收治难题。2019年建成全市第一家强制隔离治疗中心,将患严重疾病犯罪嫌疑人、吸毒人员、患传染性疾病人员等特殊人员依法收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通过“党建引领 三级联动 多点治理”,全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从2017年的92.98%提升到2020年的96.82%,创历年来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