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聚焦群众满意“根本标尺” 深化基层治理“合阳模式”
今年以来,渭南市合阳县深入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通过找准关键点、瞄准发力点、盯准突破点,进一步强化引领、优化机制、实化举措,着力实现有温度的党建、高效能的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升级”。
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凝聚治理合力。纵深推进“一核五会六个一”乡村治理模式,制度建设更加规范,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推进“一核”建设。坚持把村党组织作为“核心管事”,深入开展“乡里乡亲 共同富裕”行动,因村制宜推广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十种路径”,常态化开展党员“五色花”志愿服务,建立村级各类自治组织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年度述职等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各类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构建“五会”格局。推进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村民理事会系统化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化监督、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标准化管理、红白理事会常态化执行,细化在村级民主管理、村规民约执行、重大事项监督、村庄建设规划、推进移风易俗等方面的齐抓共管责任,促进“五会”协同、同频发力。坚持“六个一”并举。聚焦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实为民服务“一张网格”、文明实践“一块阵地”、权力规范“一份清单”、积分奖励“一套机制”、数字乡村“一个系统”、矛盾化解“一个乡村说事日”,着力提升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治理规范有效、和谐有序、群众满意。
在抓服务上下功夫,激发治理活力。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在用心、用情、有力上下功夫,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暖心服务。密切干群关系。畅通“12345”“12380”等民情社情反映渠道,依托县集成管理中心,健全“问题上报、集成受理、集成办理、集成处理、处理反馈、核查办结”等工作闭环。充分发挥“乡里乡亲”纠纷调解团、代表委员工作室、“支委包片、党员联户”作用,定期走访社情民意、解决利益诉求,让群众“急难愁盼”有人管、有人听、有人办。提高服务质量。实行村干部轮班值守、“一专多能”、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制度,将4大类24项代办事项优化整合为“直接办理、委托办理、协助办理”3种模式,在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专职代办员,主动上门收集老弱病残等群体需要代办事项,做到服务群众高效能、为民服务“零距离”。规范制度运行。建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目录》和《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村民小组长责任清单》,明确适用范围、办理时限、手续资料,落实“六有五牌”,实现“看图办事、照单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发生。
在抓统筹上下功夫,提升治理效力。紧扣“治理效能好”“群众评价好”创建目标,将“三年行动”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百千双万”培训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政治三力”。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五项行动”,坚持高标准推进、清单化实施、常态化观摩、严格化验收,着力在点的打造、面的铺开、品牌提升上求实效,推动“五项行动”向更深层次迈进。抓严作风建设。持续推行“十项措施”,深化整治“十项顽疾”,严格落实各类专项整治、乡村说事日和干部驻镇值班等措施,持续为基层减负,力促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