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推行“巷长制”,促进党建和村级治理深度融合——“贴心人”让群众遇事不烦心

“有事找‘巷长’”,这是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车村现在流行的一句话。

“自从有了‘巷长’,村里人有啥事就找他们,十分方便。只要一个电话,‘巷长’便会积极主动地帮助大家解决困难。”11月26日,谈及村里推行的“巷长制”,车村二组村民马彦龙赞不绝口。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今年以来,尧生镇创新村级治理模式,推行党建和村级治理深度融合的“巷长制”,因地制宜建立“支部负总责—网格抓服务—巷长抓推进”的乡村三级分层组织管理体系,将全镇所辖各村巷道进行编号,从党员、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有服务能力的村民代表中选出127人担任“巷长”,全面负责巷内人、事、物、情的日常管理,实现服务全覆盖、管理无死角。

“我们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161户584人,平时村两委干部根本忙不过来。如今,‘巷长’的加入,不仅壮大了基层组织队伍,还凝聚了一批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骨干队伍,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车村党支部书记马兴让告诉记者。

“我们根据村民分布等情况,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区、15条巷道,每条巷道覆盖6户至15户、设‘巷长’1名,通过‘村干部包片、巷长包户’的方式,全面管理村庄每条巷、每户人。”马兴让介绍,尧生镇明确“巷长”职责,在每条巷道入口处统一设置“巷长”标识牌,标注“巷长”姓名、管辖范围以及责任人承诺等信息,并统一配备工作服,着装上岗。

“老马,我给你发几张反诈宣传的海报,你让家里人都看一看、学一学。”身穿红马甲、佩戴证件的“巷长”马云山,在车村二组巡村时说。

“我们主要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乡村治理、村情民情信息收集、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马云山自豪地告诉记者,“群众选我当‘巷长’,说明他们信任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能为群众办些实事好事,心里特别高兴。”

在尧生镇镇长窦磊磊看来,“巷长”不仅是村民的“贴心人”,更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他们依托网格化服务深入群众,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一户。

尧生镇以“网格化服务,‘巷长制’推进”为依托,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上门,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脱贫户、监测户等定期入户走访,讲解群众关心的低保、特困供养、雨露计划、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结合志愿者、“红袖章”力量,开展清洁院内卫生、代缴生产生活费用及代购生活用品等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临时性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巷长’服务半径小,邻里间有烦心事、闹心事时,可以随叫随到、随知随调,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尧生镇党委副书记连伟说。

“巷长制”推行以来,尧生镇打通镇村巷三级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巷长”人熟、事清、身正、腿勤等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全镇矛盾纠纷初调化解率达97%。这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此外,“巷长”承担着安全生产、防汛防火、扫黑除恶、防诈骗等的宣传、排查、组织、引导、监督等工作,利用入户走访等方式,让各项政策及防范防护知识入户入心。

截至11月底,尧生镇各“巷长”已走访群众1000余户,开展服务1500余次,协商解决矛盾纠纷86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4件。(记者 屈荔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