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陕西省政法战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保民安”,推动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不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活动、每一项执法程序、每一起司法案件办理中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40年来,陕西省政法战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保民安”,推动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不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活动、每一项执法程序、每一起司法案件办理中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情为民所系,警为民所用,陕西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围绕民意用警。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已实现了车驾管、违法处理、交通事故等主要交管业务的网上办理,把更便捷的服务送到群众身边。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3人以上较大事故起数连年呈现“四个全面下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全面构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圆满完成了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等各项任务,2012年以来全省共抢灭火灾7.6万余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9.3万余人,为群众挽回财产价值近80亿元,取得了连续20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佳绩。省公安厅在近年来相继推出8类50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4条措施》,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上线运行后,为群众提供362项公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服务,将公安服务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对键”,把实实在在的便利送到群众身边。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经过40年的辛勤耕耘,全省公安机关全面建立了完备系统的公安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实现公安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省专门建立“阳光警务执法办案公开查询系统”,累计公开接处警信息150余万起,公开率达98.21%,有力增强了执法公信力。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省公安厅党委根据对口包扶的洋县岩丰村实际,精心部署,接力攻坚,截至2017年底,该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末的3200元提升到8600元,已走上了一条“自我造血”的致富之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民生焦点难点痛点加强和改进民生检察工作,提供了高效、便民的检察产品。立足职能服务大局,增强群众安全感。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2条意见。2013年以来,围绕“五新”战略任务、市场秩序整顿、防范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推出服务新举措。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增强群众公正感。加强侦查违法、侵犯诉讼参与人权利的监督纠正。强化民事行政法律监督,2013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4609件。2013年以来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80件,涉及农民工1723人,讨回薪金1773.49万元。
推进公益诉讼,保卫舌尖上的安全、保护绿水青山,增强群众幸福感。部署开展了保护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专项监督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专项监督活动。通过办案共督促行政执法部门补种、恢复被损毁国有林地346.66亩,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1008.675亩,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 31841.5吨,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的资产和权益价值7.2亿元。强化检察服务,推进检务公开,增强群众获得感。启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整合检察机关所有服务群众功能,打造了涵盖实体大厅、手机软件、网站、电话热线为一体的检察服务综合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认真落实了“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完善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把以案释法贯穿于每一个司法案件全过程。
四十年来,陕西省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从马锡五审判方式暖民心,到“一村一法官”听民声;从“千名法官携卷下访”解民忧,到“群众说事、法官说法”问民情;从“一站式”诉讼服务惠民生,到立案登记制改革顺民意。一项又一项的便民利民举措,绘就了一幅幅司法为民的壮美画卷。全省法院构建立体化、多元化服务平台,建成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整合20多项便民举措,实现立案登记、司法救助、涉诉信访等诉讼事务“一站式”办理;创办“陕西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全面开通微博、微信,形成中心、网站、热线“三位一体”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体系;推行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简化立案程序,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有效解决“立案难”问题;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平台,委派调解、委托调解、特邀调解、司法确认等制度功能充分发挥;总结推广富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全省法官干警参与说事说法6.72万件次,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该机制获评“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推广车载法庭、假日法庭、集市法庭等做法,坚持深入社区乡村、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场调解、当场宣判,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快速、便捷“绿色通道”。加强网上信访、视频接访,建成“信、访、网、电”一体化网络,畅通信访渠道。
维护公平正义,着力建设遍及全省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法治阳光惠及三秦百姓,是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司法行政机关孜孜以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法律援助工作从无到有,长足发展,省人大制定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实施意见》,将法援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省、市、县三级共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18个,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站点32000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服务网络;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60万人次,办理各类法援案件18万件,为受援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8.7亿元;加大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城市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援助力度;开通 “12348”专线电话,陕西法网、微信公众号、APP上线,实现了为民服务精准化。陕西公证围绕大局优服务,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意见》,帮助农民签订土地林地流转合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创新做法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参与办理法院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司法辅助事务7352件,金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型业务55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49067件,涉外公证8283件。陕西律师行业服务大局勇于担当,200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和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服务团,为代表委员和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和政府机关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百家律所千名岗位”见习就业帮扶行动、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和“一带一路”建设等10项举措、做法在全国推广。陕西省司法鉴定工作经过四十年努力,形成了法医、物证、声像资料、环境损害、建筑工程、司法会计、文化艺术品、电力、特种设备、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等10类70项司法鉴定执业类别,司法鉴定机构发展到120家,司法鉴定人近1600人。面对各类急难险重、错综复杂的案件,陕西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司法鉴定人身系国家,心存正义,情系人民,许多典型案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首四十年历程硕果累累,展望新时代远景充满希望。陕西政法系统将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要求,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法治陕西,不断增强三秦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