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政法综治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以信访为主责的矛盾化解工作专班

宝鸡市信访局积极推广凤县“236”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和凤翔县信访大厅“法律诊所”模式,推动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信访问题;

延安市延长县设立精准扶贫接谈窗口,落实专人负责解释涉农涉贫相关工作;

安康市出台了《脱贫攻坚信访工作暂行办法》,探索了“六个一”包案化解体系;

汉中市、商洛市、韩城市开展了“涉贫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对扶贫领域矛盾纠纷实行清单交办、消号管理。

以公安为主责的打击涉农违法犯罪工作专班

西安市下发了《西安市公安局助力脱贫攻坚五大系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破获涉农命案3起、涉黑案件10起;

宝鸡市深入开展“乱村”摸排行动,对20个“乱村”实行市级挂牌整治;

安康市公安局印发了《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涉农违法犯罪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及《安康市公安局打击涉农、涉黑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汉滨1·28寻衅滋事案”、“汉阴1·23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

以综治办为主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班:

宝鸡市制定了《宝鸡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实施办法(试行)》,对治安状况差的单位和部位进行集中整治;

渭南市高起点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市级平台已进入建设阶段。合阳县、富平县已基本完成雪亮工程建设任务,走在了全省前列;

榆林市建立重点工作常态化巡查督查机制,定期组织督导检查、通报讲评,促进了工作落实;

安康市探索总结了“三线两化一平台”、“民情三本账”、“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和“五心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模式,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杨凌示范区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率先实现了视频监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以检察院为主责的依法惩治扶贫领域犯罪工作专班:

西安市、商洛市检察院在本系统建立了依法惩治扶贫领域案件工作月报告、季通报制度;

咸阳市、榆林市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机关对扶贫、涉农领域犯罪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

安康市检察院采取“三个助力”责任清单,集中办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平利县检察院在全市首个建立了《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提高了办案效率。

以法院为主责的依法审理扶贫领域案件工作专班

能聚焦审判主业,以解决“执行难”为突破口,整合各方力量,组成“专业审判团队”,开通“立、审、执”绿色通道,精减办案流程和环节,缓减免相关费用,快立快审快执快结侵农、涉农经济犯罪和民生案件。

西安市中院为23件贫困案件当事人减免诉讼费总计42万余元。鄠邑区法院探索“扶贫+审判”模式,设立脱贫攻坚“巡回法庭”,已受理涉贫案件20余件;

咸阳市中院将审理扶贫领域案件纳入法官办案绩效考核体系,调动法官优先办理扶贫领域案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汉中市勉县法院各庭室建立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月报告、季分析制度,工作台账细致;

铜川市中院为让法律扶贫进农家,组织编印了《农村实用案例选》和《农村适用法律手册》;

榆林市两级法院组织开展了“送法进村”活动,全方位宣传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引导群众理性化解矛盾;

安康市中院印发了《“扶贫执行”专项行动十条指导意见》,对涉贫案件优先立案、执行和兑付,目前已执结涉贫案件129件558万元。
以司法为主责的法律服务工作专班

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加强法制宣传力度,积极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扶贫领域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咸阳市司法局在市县建成了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个规范化便民服务窗口,并与市中院建立司法鉴定衔接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延安市延长县、黄陵县司法局设立法律服务扶贫领域绿色通道,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普法微电台、城市交通电子屏、法律援助爱心卡等宣传手段加大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

榆林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扶贫新路子,整合法治宣传、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司法鉴定等职能,打造了“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安康市司法局在完善各行业调解组建设的同时,探索创建了“老哈”、“老好人”调解工作室等民间品牌;
杨凌示范区司法局依托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把人民调解与综治、公安、法院、信访工作有效衔接,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创新格局。

(省委政法委督查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