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时光荏苒,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挂牌成立已经一年多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直是所有法官干警不断努力的目标。4月3日,记者走进咱家门口的“最高法院”,深入了解第六巡回法庭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时光荏苒,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挂牌成立已经一年多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直是所有法官干警不断努力的目标。4月3日,记者走进咱家门口的“最高法院”,深入了解第六巡回法庭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因地制宜打通更佳便民渠道

“大西北”是指陕西西安往西的广阔土地,古时开拓“丝绸之路”正是自此向西而行,地域面积大、交通不便等特点尤为明显。为化解这个问题,第六巡回法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巡回区5个高院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的联动,大力推进网上跨域立案、远程接访等举措。

2017年8月30日,利用远程视频方式,第六巡回法庭首次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起刑事申诉案件当事人进行远程视频接访。接访团队与申诉人虽远隔数千里,但借助信息科技,通过视频,第六巡回法庭法官面对面听取申诉人申诉理由,“零距离”接触,使当事人感受到极大的方便,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与此同时,为切实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减少诉累,努力实现在巡回区率先初步建成“智慧法院”的目标,第六巡回法庭不断加强巡回区域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远程视频接访工作。2017年11月12日,第六巡回法庭顺利完成了维语案件的首次跨域立案;一个星期后,第六巡回法庭又利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的律师平台实现远程网上立案,为今后在辖区内广泛应用律师平台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据了解,2017年,第六巡回法庭共成功进行远程视频接访9件。

由于辖区少数民族较多,为了畅通立案通道,在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第六巡回法庭升级系统平台,打通维语版《受理通知书》上传通道,更加方便维吾尔族群众在新疆立案。第六巡回法庭还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法官接谈窗口,安排少数民族干警值班,有了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法院干警的加入,消除了少数民族群众来访的语言沟通障碍。 

深挖潜力形成更佳审判合力

“跟案进修期间,我切身体会了最高人民法院之‘最高’的含义和责任,在主审法官的悉心指导下,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杨烨在参加了第六巡回法庭首批跟案进修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提高西北地区的审判水平,第六巡回法庭建立了跟案进修制度,辖区高院每期选派两名民商事员额法官到第六巡回法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案进修,由主审法官“一对一”进行指导和实战培训。第六巡回法庭还返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专家1名,从政法院校接收2批39名法律实习生,接收两名青年挂职学者充实办案力量。

面对案多人少的压力,第六巡回法庭注重从内部挖潜,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团队成员分工、缩短磨合时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提升审判团队合力。

在第六巡回法庭有这样一个规定:凡是二审准备改变一审裁判的,或者对生效裁判要裁定再审的,必须提交主审法官会议讨论。第六巡回法庭副庭长杨永清告诉记者:“提交主审法官会议的目的就是为合议庭开阔思路,兼听则明。”一年来,第六巡回法庭共召开主审法官会议29次,讨论案件183件。法官如遇疑难复杂案件,也会主动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法信等平台的类案进行比对。主审法官之间也经常相互交流,必要时会与本部相关业务部门和其他巡回法庭沟通。主审法官和法官助理之间还专门建立了业务交流的微信群,就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交流。

“我们这7年的心结啊,全靠咱第六巡回法庭法官的耐心和公正才得以化解。”当事人王明(化名)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说道。2017年,在一起景区经营合同纠纷中,第六巡回法庭主审法官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在项目中都有较大投入,经过多次见面和电话沟通,法官耐心引导双方在法律框架内合理解决纠纷,尽可能减少双方损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双方互相谅解,这场历经7年的民事纠纷以双方握手言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按照司法规律办事,坚持‘当判则判、能调则调、判调结合、案结事了’,对调解率不做任何要求。”第六巡回法庭副庭长张明表示。尽管如此,在案件审理中,他们仍然注意发挥调解在促进纠纷解决、权利救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案件的特点,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全年成功调解案件17件。

积极探索打造更佳法治交流平台

“百姓的事比天大,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的精神理念已经深入到第六巡回法庭每位法官的心里。”陕西西安律师许小平感慨地说。第六巡回法庭积极探索建立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新机制,去年,与陕西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签署合作交流协议,聘请百余名律师志愿者参与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截至目前,邀请律师志愿者提供法律服务500多人(次),接待来访群众1000多人(次),咨询案件1000多件,实现了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交融共享,使人民群众对接访工作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7年5月11日,第六巡回法庭召开了西北地区部分法学院校座谈会,就完善第六巡回法庭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合作机制、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达成了共识。第六巡回法庭与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搭建共同进行案例教学、司法大数据分析、专题研讨、讲座培训的平台,进一步完善挂职锻炼、教学实习等制度,积极推动教学科研与司法实践有效对接。

为了将司法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送入高校,2017年5月25日,张明、杨永清和主审法官杨卓组成合议庭,在西北政法大学模拟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股权纠纷案。这是第六巡回法庭成立以来,首次在高校巡回开庭审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西北政法大学师生200余人现场观摩了庭审。通过在校园公开开庭,以鲜活生动的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弘扬了法治精神,彰显了司法权威,有效地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了解到,第六巡回法庭适度开展巡回审判,已经实现了在西北五省(区)巡回审判全覆盖。巡回开庭时,会邀请当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院校师生和当地法院有关干警旁听。庭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做好巡回法庭工作的意见,再与当地法院有关干警座谈,进行业务交流。庭领导担任审判长的,庭审后还对开庭地法院的党建队建、诉服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

第六巡回法庭还与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等院校协商,邀请法学老师和心理学专家到诉讼服务中心提供义务法律服务。(本报记者 刘鸯 马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