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名单,在被点名的15个APP中,有13个涉及个人信息过度收集。
很多人发现,在给手机安装某些APP时,往往会被询问是否允许索取定位、发送通知、访问设备照片、拨打电话等权限。为了可以正常使用APP,用户不得不选择“允许”或“接受”。于是,用户的一些信息,乃至一些与使用APP无关的信息也被APP平台收集了。当人们在其后打开手机APP时,所看到的一些推送内容恰恰是自己刚刚给别人电话时所说的内容,这难免让人产生个人隐私泄露的恐惧。
互联网社会基础是庞大的数据系统,收集信息对于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但是,个人日常生活及隐私信息如果被野蛮且不道德的方法获取,就让人毫无安全感可言。表面来看,偷窥的是手机APP,其实背后的黑手是APP运营者和开发者。为了赢得更多广告投放,某些APP运营者、开发者不惜侵犯他人隐私权。
对此,相关部门近些年不断查处各类违规APP,细化各项隐私政策和规范,起到了不小的震慑作用。不过,APP超范围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私享第三方等行为并没有完全止步。要更好地堵住APP的偷窥之眼,必须进一步明确加强监管者和应用商店的审核责任,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APP的惩处力度,将公共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墙”砌牢筑稳,让用户不再被隐私“挖墙”。同时,广大网友也需要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识,在觉察到自己隐私有可能受到侵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证据,及时投诉和举报。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