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1元警示人们切莫“消费爱心”
从家人发出“50万重金寻人”的悬赏,到乐清全城寻人、全国网友的关注,再到短短数日后被媒体曝光系孩子母亲蓄意策划制造的一场闹剧,“乐清男孩失联”事件因反转陷入争议。12月12日,记者从参与救援的乐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获悉,他们打算通过民事诉讼起诉孩子母亲陈某,并索赔1元。“索赔1元是象征性的。现在,孩子的家属‘失联’了,在躲避公众。我们希望孩子母亲能向参与救援的人表示感谢,并对制造这场‘乌龙’的行为致歉。”(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豪豪“失联”后,家人在报警的同时,求助于民间公益组织。随后,乐清市全民公益组织、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和其他爱心人士,先后加入寻人队伍。“失联”5天后,豪豪父亲为尽快找回孩子,先后开出20万元、50万元的悬赏金额。随即,“温州乐清一对父母50万元重金寻子”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可这却是一场闹剧。豪豪的母亲陈某,仅是为了测试在外经商的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和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该起虚假警情。
毫无疑问,“全民寻人”热潮后剧情反转,孩子无恙,却动用了大量的警力,民间救援队也才与其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更是严重透支了社会诚信和良知。虽然豪豪的母亲由于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虚假报警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由谁承担?面对公众的指责,豪豪一家却连夜搬离住处躲了起来,不再对媒体和公众发声。豪豪的父亲郑佰洪称,这场闹剧导致他们的公信力下降,可以说“损失严重”,只能通过后续的工作慢慢去弥补。费解的是,至今为何还不道歉?
在沉默了数日后,乐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终于发声,称他们拟对豪豪的母亲提起民事诉讼,打算索赔1元,并要求孩子母亲或家属向参与救援的组织和爱心人士致谢,要求家属对“制造闹剧”的行为致歉。当然,索赔1元不是目的,而是不想让爱心受伤害。这场乌龙事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救援队内部的积极性,也对社会信任度造成伤害。“地毯式”寻人。最多时动员了千人以上参与寻找,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可想而知。
对于参与寻找豪豪的人来说,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恐怕对今后“寻人”的信心又少了一分。不少人再听到“寻人”的消息,可能会倾向于“虚假报警”。如果“假寻人”屡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日积月累,就有可能降低人们的信心,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而一旦爱心经常被无端消费,民众的热情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事件发展到现在,豪豪家人似乎都没有理解到公众的愤怒来自于何处。他们可能也不会去想,这是最让大家反感的。更可悲的是,虚报警情,利用人的不忍之心满足自己的私欲,将拉低全社会的道德底线,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乃至整个社会的信任度,这要比浪费公共资源看起来更糟糕、更可怕。该事件告诫我们,爱心经不起一次次的消费。唯有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建立起互信关系,“爱心”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信任十分不易,而一旦信任遭到破坏,要想重新建立,难上加难。众多消费爱心的案例,既令人觉得无语,又令人感到可悲。如果虚报警情的事情多了,那么真正需要援救的时候,人们还会倾尽全力再去“全民寻人”吗?中国人绝不缺乏爱心,而是缺乏良好的氛围。由此,索赔1元警示人们切莫“消费爱心”。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爱心氛围的培育,靠的是诚信而非虚假,对此,所有人反思。(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