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通道增加传递三个信号
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个突出亮点,新设立了两条通道——“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在通道时间,将邀请代表委员亮相,讲述代表委员心声,展现代表委员风采。
所谓的通道,其实指的是一个临时的集中采访区域,像是临时记者招待会。形式虽然比较简单,意义却很重大。在笔者看来,开设“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至少传递出三个方面的信号:
第一,书写中国自信的新高度。从“躲记者”到“等记者”,从“被动问”到“主动说”,两会通道的新变化折射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代表委员积极走到“台前”,不仅要传递两会的“好声音”,更要敢于回应质疑、敢于做出承诺,甚至敢于面对批评。这一安排让两会以更大的“信息开放度”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书写出中国自信的新高度。
第二,打造回应民意的新平台。一直以来,两会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吸纳民意和倾听民心的基础上,制定出合民意、暖人心的政策,凝聚全民之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此次开设“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让代表委员与媒体记者“零距离”接触,直接回答民众关切的问题,可谓是,民有所呼,“会”有所应;民有所盼,“会”有所为。
第三,明确履职担当的新要求。当选为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的开设意味着对代表委员履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当好代表委员,就得把功夫下在会前、用到平时,注重学习思考,广泛深入基层调研,接地气、听民声。唯此,才能在会议期间能说、会说、敢说,真正履行好代表委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