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揭开电信诈骗团伙内幕——新疆巴州公安侦破特大电信诈骗团伙纪实

从杨子报案起,新疆若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李小刚就接手此案,并参与了侦破全过程。

去年12月底,巴州公安局根据电信诈骗频发现状,决定以扬子被骗案作为重点攻坚案件,抽调了全州20名刑侦业务骨干,成立了打击网络贩枪、打击电信诈骗两个专案组进行跨区域案件侦办。

李小刚和同事跑辽宁、走山东、下内蒙古等8省市,最终在包头端掉了3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起获手机35部、银行卡32张、电脑2台,冻结银行卡资金10万元……

嫌疑人被押送回巴州后,专案民警继续审讯、核实涉案金额、追赃……为此,李小刚和专案民警已经两个月没有回过家。

参与这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的人数多、年龄小,几乎都是90后。涉案嫌疑人大部分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诱惑、被洗脑。此外,还是一个以单亲家庭为主的群体,缺乏关爱,为摆脱生活艰难,走入歧途。

李小刚和同事们曾追踪到辽宁鞍山,从当地警方得知,电信诈骗在那里很猖獗。在鞍山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中,一个地区就曾抓到涉案嫌疑人员1000多人,其中500多人被批捕。被遣散的人员中,有的恶习不改,重操旧业。据说,相当一部分人转移到了包头。这也是包头电信诈骗人员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团伙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团伙内设“董事长、经理、寝室长、普通成员”四级架构,各司其职、分工严密。“董事长”主导诈骗犯罪全面工作;“经理”为核心级成员,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寝室长”为一线骨干成员。每个“寝室”由五六个普通成员组成,负责培养拉拢下线。普通成员在“寝室长”的带领下开展诈骗活动。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团伙实行“军事化”管理,实行“传销式”分红运作模式。为掩盖犯罪事实,该团伙对外谎称直销组织,对内称“零成本快回报”新兴行业。“入伙”的条件是2900元买一套叫做“某某五味子”的产品,其实就是份虚拟产品,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产品。公司许诺,拉的人头越多,产品套数越多,分红就会越多。直至实现短期暴富。

“入伙”时,队员的身份证、银行卡会被上级“安全”保管,队员定期接受“培训”,学习的频率最多时可达到一日三次,内容就是洗脑、教骗术。

他们甚至有骗术脚本,就像培训演员,让队员按照脚本设计的台词,一步步“演”下去。每个队员,是自己“戏”的主角,也是同伙“戏”里的配角。

团伙利用虚拟身份和网络交友平台,实施非接触式诈骗。为此,下载骗术中所需人物照片、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医院、车站等等图片,分类建立图库档案,这是每个团伙成员的基础课程。“剧情”中需要的火车票、医生诊断书、欠条等等都有模板,也就是火车票的起点、终点,什么医院,什么名字等等都可根据“剧情”任意制作。打开他们的手机,全是这些东西。

他们骗取到钱财,按照要求统一转至“经理”卡中,再由经理按成员实际表现分红。

专案组去抓他们的时候,他们表现得挺淡定。后来专案组民警审问中才知道,他们之前做过这方面的培训,以为是自己人在搞演习。

其实,并不像他们梦想的那样,可以迅速发财。事实上,他们过着清苦的日子,天天吃白开水煮白菜、土豆,很多人都身无分文。

团伙对诈骗金额有上限规定,一般要求5000左右就松手。因为他们摸透了受害人的心理,虽然发现自己被骗了,但为三五千块钱去报案,觉得既丢人又麻烦。在新疆骗了6.85万元,对他们而言也是个特例。我们问了这个叫“赵桂来”的小伙子,问他为什么不再继续骗了,他说,实在是找不到继续骗的理由了。

因为其中有“老手”,他们规避侦查和打击的意识比较强。有部分成员计算机水平高、精通金融知识,并经常更换作案手机。其电话号码、银行卡都是使用假身份证办理的。专案组办理的另一起诈骗案中,发现案犯一个人持有某银行的卡500多张。大多数被骗人汇钱时,诈骗团伙都要求受害者使用微信、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无卡转账;资金到账后,就迅速分转至二级、三级账户。取钱的时候多采用夜间蒙面到自动取款机提款,这为公安机关侦破、固定证据、打击带来一定困难。







束手就擒的诈骗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