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臊子面里的平安元素
平安文化之周礼文化广场。 孙立昊洋 摄
秦人爱面,有“一顿不吃面,等于没吃饭”之说。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更甚,走进大街小巷的任何一家饭馆,保准都有臊子面。
6月1日,法治周末记者采访完岐山县的平安文化建设,欲返回,岐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宏军愣是不让:“正当饭口,在我们灶上吃一碗臊子面再走,工作餐,不违反规定。”执拗不过,记者应允。
不时,一碗岐山臊子面上桌,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黄色的蛋皮、绿色的蒜苗、黑色的木耳,颜色分明,香味扑鼻。
张宏军再次开口:“我们岐山臊子面有讲究嘞,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出锅时颜色必须要做到一红、二白、三黄、四绿、五黑;形态、味道、入口的感觉总体来说就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和我们周文化里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一样,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次序、界限都必须明晰。”
周文化折射平安文化基因
西周时期,有两个农户一起放牛。二人没留神,两头牛“打起了架”。等到发现的时候,其中一头没抵过另一头,被斗死了。死牛的主人十分悲伤,要讨个说法,活牛的主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是牛抵死了牛,与自己无关,坚决不予赔偿。
事态不断升级,二人找到周公来评判。周公说:“牛抵牛不怨人,遇事莫结仇。活牛两家用,死牛两家分。”二人一听,拱手揖拜:“服判,服判。”
周公判牛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是岐山人遇到矛盾纠纷参照的历史样本。
多年来,岐山县不断挖掘和诠释周礼文化,在村民自治、以德治县与依法治县相结合的大框架下,坚持平安文化与法制教育、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稳定相结合。
岐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勤科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道:“2008年7月,岐山县举办了‘中国·岐山《周文化与平安文化》论坛’,是以‘以人为本、崇德尚礼、诚信守法、和谐平安’为主题,探讨了‘周文化与平安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和落脚点,拉开了岐山县平安文化建设的帷幕,岐山县成为陕西省首次倡导实施平安文化建设的县。”
论坛举办后,岐山县委、县政府以周文化的“仁爱和平”思想,大力营造互助友爱、善解能容、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培育平安和谐的社会土壤。
平安文化从基层抓起
“这里是民俗园,欢迎到里面品尝美食。”两位小朋友面带笑容,彬彬有礼地向客人发出邀请。这是岐山县城关幼儿园专为小朋友开设的情景活动场所——一家臊子面馆。
老师扮演客人,问道:“你们这里都有什么好吃的呀?”
小朋友流利地报起了饭菜名:“有臊子面、肉夹馍、擀面皮、豆花泡馍、挂面。”
老师再问:“一碗面多少钱?”
“5元。”小朋友说着伸出了五指向客人示意。
“我们是外地人,听说别处价格都是10元,你这儿怎么才5元,是不是……”
“不管是谁,都是5元,味美价廉量足,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小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
“礼润童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岐山县平安文化进校园的真实写照。
岐山县平安文化的传承从基层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组织开展平安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的“六进”活动。
县交警队每年在全县各镇村巡回演出自编自演的平安文艺晚会,节目共有11个,每年根据不同主题更替节目单。
小品《红绿灯下》,讲述了本县发生的一个一位七旬老妪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不听志愿者劝导酿成交通事故,现场交警全力抢救,老妪最终告别死神的真实故事,小品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深受群众欢迎。
据统计,近年来岐山县共建成平安文化门68个,大型平安文化宣传牌183面,打造平安文化墙286面,创建平安文化一条街65条,建成法制文化广场19处、法制宣传街26条、安装LED显示屏12处。
此外,岐山县还编辑出版《周文化与平安文化》图书两万册;累计举办“创平安、促和谐”秦腔纳凉晚会,送戏下乡慰问演出118场次,观众累计达到23万多人;累计制作发放平安文化温馨提示卡35万张,刻制提示印章320套,制作平安文化纸杯10万个、围裙1万多条,开通固定电话语音提示8万多部。
“八大工程”助力平安建设
在平安文化的引领下,岐山县委、县政府创新工作方式,启动平安建设“八大工程”,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实施雪亮工程。投资250万元在全县主要道路交叉口和治安复杂场所,安装视频前端定位;投资100万元建成县看守所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及公安视频督查系统接入工程;投资170万元建成公安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
实施安民工程。以打击“盗、抢、骗”犯罪和禁毒利箭专项行动为重点,打击效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实施畅通工程。先后在蔡家坡镇南星村建立了全市第一家铁路(西宝客专)护路工作站,使高铁大桥、道路车站周边等部位有了专人巡逻。针对城区行人闯红灯,跨护栏的违法行为,在县城四个繁华十字路口分别设立“高峰岗”,调整上班时间,实行“错峰”上路执勤,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实施防范工程。岐山县不断壮大“红袖章”志愿者队伍,组织“红袖章”志愿者在全县各类重大活动期间开展治安巡逻。以社区警务工作为抓手,实行公安民警、社区、企业各方联动机制,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实施和谐工程。岐山县综治办组织公安、安监、教育、文化部门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车站广场、学校周边和群众反映强烈、市县挂牌督办的凤鸣镇区集中整治,规范纠正网吧经营行为12次,收缴销毁赌博电子游戏机42台。
实施共建工程。建设岐山县综治平安信息推送平台,向全县“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干部群众定期推送平安建设公益信息,从而激发了干部群众人人关注平安,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实施暖心工程。该县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入户走访,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和专题调研,广泛征集群众对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纳后进行整改整治。
实施示范工程。该县发挥市级平安单位优势,对全县27个市级平安单位进行划片包干,与基层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三个一”活动(宣传一次平安建设、参与一次治安巡逻、办好一件综治实事),带动和促进了全县平安创建活动。
“2018年春节期间,全县实现了零发案、零事故、零上访,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了不少。这个成效得益于多年来从未停歇的平安文化建设。”苏勤科说。
法治周末记者 孙立昊洋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王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