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当心“帮忙”成“帮凶”

1.png

三月二十八日,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北屯派出所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反诈知识以及“帮信罪”的危害(资料照片)。记者 霍海澎摄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一些科技公司从业人员、通信和金融等行业内部人员以及在校学生有意或无意“帮信”获罪,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帮凶”。“帮信罪”案件激增的背后,折射出一些社会治理特别是网络治理问题。近日,记者走进我省部分公安机关,对“帮信罪”典型案例和打击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多样频发的“帮信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帮信罪”已成为国内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仅次于危险驾驶罪和盗窃罪。其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非法买卖“两卡”尤其是银行卡,为上游犯罪提供转移支付、套现、取现的工具,占起诉总数的80%以上;二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软件工具,如GOIP设备(网络通信的一种硬件设备,支持手机卡接入,能将传统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批量注册软件等,提高犯罪效率、降低犯罪成本;三是开发专门用于犯罪的黑产软件工具,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破获多起“帮信罪”案件。4月4日,商南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在与城区银行落实“警银联动”反诈工作机制中,发现近期县城各ATM机在夜间异常繁忙,各ATM机凌晨均有频繁大额取现情况。反诈中心在获取这一情况后,怀疑有不法分子夜间在商南县城“跑分”取现,为诈骗分子洗钱。

经民警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夜间频繁在城区各ATM机大额取现的银行卡系辖区居民韩某等数人名下的10余张银行卡,这批银行卡存在“跑分”洗钱的重大嫌疑。民警循线追踪,迅速排查出有“跑分”洗钱作案嫌疑的马某、马某某、张某某3人,并准确锁定了3人行踪。

4月4日,民警对该团伙展开收网,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在商南落网,民警现场缴获手机、银行卡等作案工具一批,作案车辆一部。经审讯,3名犯罪嫌疑人对其通过使用购买、租借他人及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帮助他人“跑分”洗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这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商南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无独有偶。2月15日,榆林市和榆阳区反诈中心两级联动,在榆阳区西沙葡萄园附近的3个小区,打掉一个涉电诈“跑分”团伙,先后抓获何某等涉案人员23名,当场查获电脑、手机、银行卡、U盾等大量作案工具,核实涉案流水高达1.1亿余元。

经查,2022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何某在境外诈骗分子指使下,纠集多人窜至榆林城区设立“窝点”,为诈骗团伙转移涉诈资金,非法获利。目前,何某等2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榆阳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当心“贪小便宜吃大亏”

“帮信罪”最大的危害,就是增加了公安机关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难度。

“犯罪分子通过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钱财,肯定要通过银行账户流转资金。犯罪分子通过五六次分层级分额度转账汇款并取现,资金流向很难追踪。这几年,随着‘断卡’行动的开展,很多犯罪分子通过一两次转账就取现,大大降低了案件侦办的难度。”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三大队大队长全洁说。

调查发现,“帮信罪”案件涉案人员往往社会阅历不够,贪图“蝇头小利”,殊不知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上的一环,沦为“帮凶”。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换个账号”“套个现”无所谓。其实,这些不正当行为既助长了非法团伙的气焰,更对当事人的工作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全洁表示,“两卡”租卖对一些人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在诈骗分子的蛊惑下,为了蝇头小利成为犯罪“帮凶”。

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这些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

张某因为经济拮据生活一直比较困难。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他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和银行卡,卖给别人使用,就可以赚钱。张某虽然惊讶,但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于是注册了两家有限责任公司,并办理了两张银行卡,以1500元的价格卖给了朋友。

不久后,警方在打击一起网络诈骗案件中,查获了张某出卖的两张公司银行卡,半年有上百万元的账目流水。张某最终因出卖银行卡的行为被绳之以法。

有些人是无知,还有人是抱有侥幸心理。有的人总觉得办案部门不会注意到自己,心存侥幸;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参与到直接犯罪中去,不会触犯法律。事实上,除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外,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帮信罪”的规定更加细化。

谨防沦为犯罪“工具人”

全洁等办案人员说,不知法不懂法的后果也是“帮信罪”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数不少的涉“帮信罪”人员对自身帮助行为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不清楚自身行为影响的范围和涉及人员,进而影响认罪认罚的适用。

据了解,涉“帮信罪”人员多数系初犯。2022年上半年,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的人员涉及全国各个省份,特别是在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重点地区,“帮信罪”起诉人数也相对较多。从人员年龄看,低龄化现象突出,30岁以下的占64.8%,18岁至22岁的占23.7%。犯罪嫌疑人中,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占多数,初中以下学历占66.3%、无固定职业的占52.4%。这些人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买卖“两卡”。同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涉罪人数持续增加,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有效降低“帮信罪”案件数量,必须从源头治理、前端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要加大对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犯罪的综合整治力度,健全监管机制,对涉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环节,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长效防范机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变重点打击为“打防管控”并重。

2022年,陕西省公安机关强力推进“断卡”行动,共打掉“两卡”犯罪团伙328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263人,查获银行卡11167张、手机卡2101张。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通信管理局及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坚持每月对涉“两卡”线索、人员等重点情况进行综合排名通报,对8783名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采取了限制开卡等惩戒措施。

此外,对于利用网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无业人员等群体,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提醒他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盲目相信“高薪包就业”“赚快钱”等虚假宣传,以免受了骗还“帮别人数钱”。

(记者 霍海澎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