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社区命运共同体”成长记
近百个社会组织活跃在城乡各个社区,充分调动发挥好民智、民力,让共享共建共治有抓手、有载体、有效果;整合各类综治、民生服务保障资源,积极推进专职队伍受理专业事项,务求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得准,矛盾纠纷隐患处理到位,实现部门对接顺畅、转办事宜清晰、反馈问题准确的终极目的。
晋中介休市在推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摆脱“有问题说问题,有矛盾解决矛盾”的被动思维,大力推行“社会组织前进一公里,和谐稳定增长一大步”的发展策略,用蓬勃发展的社会组织“占领”社区,倡导新风,推崇道德,构建“社区命运共同体”。同时,该市将专业调解队伍“开进”矛盾纠纷容易聚集地方,用一起起典型案例的解决,实现“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推广初衷。
社会组织蓬勃兴起
正能量传遍城市每个角落
对于刚刚完成换届工作的介休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侯永禄有说不出的骄傲。“原来咱们这个组织都是退下来的老领导担任相关职务,其作用发挥不能说不好,但在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社会的普及性上稍有欠缺。久而久之,广大市民仅仅是略有耳闻,但无从知晓如何加入、怎样才能贡献力量。我们这一届协会班子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重新构建发展思路,以动员市民踊跃参与,切实解决见义勇为者实际困难为己任,力争让正气得到有力弘扬,学先氛围愈来愈浓。”
作为群众广泛认同的社会组织,介休市见义勇为协会自改组以来,先后在市区繁华地段、居民集中居住小区进行了多场宣传活动,并适时发布了在群众中引发热议,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的见义勇为典型事例。许多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还自愿走上街头,向市民传递内心真实感受和朴素情怀,一时间见义勇为成为了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我们先后为晋中市推送了多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他们的事迹传遍晋中大地。在前不久结束的晋中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全市共选出10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介休就占了4名。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多次参与现场救援的见义勇为集体——蓝天救援队全体队员出资办理了意外伤害险,让见义勇为者切实体会到价值的所在,让全体市民深刻感悟到来自道德的力量。”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德治群众基础,在介休市委政法委书记董建伟看来,一个社会组织产生的正能量,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如今在介休,带着公益慈善符号的文化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连续两届“介休好人”评选活动,催生出以“学习好人、学做好人、帮助好人、宣传好人、崇尚好人”为宗旨的好人事业促进会;深入社区宣传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讲座,衍生出文化事业促进会“立足社区、播撒文化、倡导文明、重塑信仰”的善治新理念。
目前,介休市已初步形成半官方加纯民间社会组织推广模式,85家社会组织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让人可喜的是,介休主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将党组织牢牢“钉”在其中,让党建始终成为引领,31个党支部、138名党员成为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矛盾化解载体多元
基层社会治理良性互动频繁
“推广‘枫桥经验’,创新必不可少,但已有的应该发挥作用的也不能荒废。要善于将业已成熟的,有充分必要条件的好经验、好举措重新打磨,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在介休市诉调中心,法官与人民调解员共商民事案件调解事宜的热烈场景,董建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许新福,介休市统计局退休干部。自打受邀成为诉调中心调解员,老许就觉得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咱们调解中心主要是针对法院立案庭委托调解的案件展开工作,这其中邻里纠纷、土地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婚姻类纠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第一时间接手案件,第一时间会面当事人,第一时间走访事发地,第一时间找出案件的争议焦点,第一时间拿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尽管这些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我选择了这里,就要对得起信赖。”
窦殿武,介休市龙凤镇龙凤村村委主任。由村里的当家人“变身”诉调中心调解人,窦殿武感觉自己变化最大的是处事的心态。“村里的事务处理起来需要的是果敢利落,调解的事则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冷静分析,尽可能让双方达成谅解。这个过程有时候很难熬,但看见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心里的确是很有成就感。”
高永庆,介休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诉调中心由“冷”变“热”,高永庆体会颇深。“中心刚刚入驻法院,我们在疑惑,老百姓也在观望。转过来的案子,大家能不能拿下来,能不能做到案结事了,所有人既期待又担心。一年多的时间,调解员们用耐心细致、严谨专业征服了法官,也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许。如今,熙熙攘攘已经成为诉调中心的常态,劝服奔波已融入调解员的生活,我们也在对接中真正找到了运用第三方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载体。”
就地取材、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突出功能性。介休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对接设施完备、人员整齐的载体,务求场所重新焕发生机,人员重新打开思路,工作重新赢得主动。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