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探访海峡西岸,这里的法治脉搏强劲有力

4月20日,由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指导,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福建法治报社承办的2018年全国省级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年会暨“平安建设看福建”采访活动在美丽的鹭岛厦门圆满收官。

  五天来,采访团先后深入福州、南平、龙岩、泉州和厦门等五市15个采访点,通过指尖、笔头、镜头感受“法治福建”脉搏,讲述“平安福建”故事,全方位报道“法治福建”“平安福建”的成功实践。

  在最后一天的采访活动中,采访团走进厦门和泉州的多个政法单位,零距离体验厦门“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创新典范,深层次探寻多元共治社区治理的“厦门样本”,实地探访泉州全国最大“宪法墙”的宏伟身姿和“亲清检商”的融洽关系……

  聚焦公共安全网络“最强大脑”

  条形图、雷达图、柱形图、折线图……在126张70寸激光DLP弧形拼接屏组成的巨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在蓝紫色的灯光的照射下,一派高科技之感。刚走进位于厦门市公安局的公共安全管理的“最强大脑”——厦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记者们便感慨“仿佛穿越到了大片现场”。

  “两个字:震撼!”山西法制报社社长关启赞叹道:“这是我目前见过的公安系统内最大的屏幕,平台把二百多亿的数据集中起来,既方便了管理工作,又方便了服务群众。”听完介绍后,关启认为这个以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项措施、四项机制形成的破解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难题的“厦门模式”推广价值极高,为全国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闯出了一条路子,一定会在全国开花结果!

  线上,平安创建打造警民同心最强大脑。线下,平安志愿行动共筑钢铁长城。“这个做法非常好!”来自广东的南方法治报社总编辑郑伊鸥不禁为此拍手叫好,“通过‘厦门百姓’‘i厦门’App与平台互动后,它给市民一个通达的通道,方便市民与城市公共管理部门对接,有助于公共安全风险的防范。”

  此外,郑伊鸥还对厦门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前瞻性给予肯定。“平台把可能发生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应用数字化提供了解决方案,我相信这在实战中将会不断体现出它的威力。”

  感动心理矫正“打开心墙”

  “集美区社区矫正中心的心理矫正把服刑人员的状况了解的非常细致,而且打造了一条龙的服务,对他们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社会回归社会,很有帮助。”在参观厦门市集美区社区矫正中心时,得知一个个社区服刑人员因为该区以人为本的“打开心墙”式教育而成功解矫,北方法制报社社长、总编辑蒋蔚红感动地表示。

  她认为,另一方面,从福建法治报社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角度,也充分体现了作为法治媒体的社会正能量。在社会层面打造这样一个科学的规范的心理矫正模式非常好,其他的媒体也可以复制,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当地落地。

  “对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心理与风险评估、开展心理矫治和社会适应性训练等方式,排除服刑人员潜在的负面心理和危险行为倾向,帮助其稳定改造情绪、健康平稳地渡过服刑期,顺利回归社会,实现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发生再犯行为。”集美区司法局副调研员刘宗镇向采访团的记者们介绍了该区社矫工作的心理矫正的成功实践。

  心理宣泄、意志力专题教育、沙盘疗法、催眠……采取科学的方法,厦门的社区矫正心理矫正已经形成体系。

  对此,天津政法报社副总编冯桂强认为,这个体系很有特色,有心理咨询师对服刑人员进行疏导是整个社区矫正环节中特别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

  热议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共治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车辆从距离厦门演武大桥下来,沿着风景秀丽的环岛路一直往北开,不多久就可以看到一个典型式闽南风格的红砖大门,这里就是被称作“中国最文艺渔村”的曾厝,很多来自国内外的游人正在这个仅有0.33平方公里的小渔村追寻着诗与远方的梦想,恰如人们美好生活之愿景。

  但是很难想象,就是这么如海子诗中所描绘的浪漫而又祥和的世界,在2012年前居然是个“脏乱差”的“城中村”,甚至是由省委政法委挂牌督办的“治安整治重点村”。

  近年来,思明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改变政府原来“大包大揽”的做法,让群众成为“主角”,实现从“反应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探索出一条“城中村”转型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这就是我们村之所以能实现多元共治、多方共赢的秘诀。”在“新村民驿站”门口,讲解员指着一张“自治体系共管图”介绍说,在曾厝组建了业主协会和文创会两个社区自治组织,分别代表两大群体——业主和经营者。同时,组建了公共议事理事会,由社区干部、业主协会成员、文创会成员组成,共同谋划决议曾厝的大小事务。

  “第一次来沿海城市学习交流,感触挺深。”重庆法制报社记者部副主任谭剑告诉记者,这趟厦门之旅让他转变了之前的看法。他说,以前觉得沿海地区尤其是经济特区可能只注重经济发展,今天发现他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看到曾厝熙熙攘攘的人流,新疆法制报交通周刊部首席记者李进福感叹道:“平安就是厦门最美的颜色!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也是厦门能够受到世界各地游客青睐的重要原因!”

  致敬全国最长“宪法墙”

  春风和煦,绿意葱葱,这个时节走进泉州市桃花山公园真是再恰当不过。采访团记者们一走进公园,就被春意盎然的景色所吸引。漫步其间,一不小心就和法治石雕、石刻、防腐木宣传展板等法治文化元素来了次亲密接触。

  重点还在后头,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道长50米、高3米,黑底镏金字的“宪法墙”横卧广场。2017年建成的它作为全国最长的宪法全文墙,令现场不少记者感到震撼。

  “整体设计很精巧,远远望着‘宪法墙’,随着阶梯一级一级而上,由远及近、由低到高,整个过程让人心生敬畏,不自觉地就能静下心来探究她。”内蒙古法制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钱虹感受颇深,用手机记录了这一难忘时刻。

  把法治思想理念与现有的设施相融合,让人们在休憩、游玩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感知法律的重要性,这是泉州市法治阵地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的理念。而这个做法也得到了山东法制报社法律服务部主任徐大勇的赞赏:“它跳脱了建设法治公园的一些固有模式,让普法从细节入手、以取得效果为先,从而引导群众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

  点赞“亲清”检商关系

  “基地以‘法治护航续写晋江经验新篇章’为主题,以船舶及航海的相关元素进行设计,体现晋江市检察院护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寓意。”采访团一行在晋江市检察院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晋江非公经济领域法治教育基地。

  该基地采用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以“企业的红线”“精英的浮沉”“员工的诱惑”“犯罪的苦涩”等版块系统地展示非公经济领域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发案成因、防治对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案释法,让采访团记者们全方位感受晋江特色法治文化。

  “如此专业的法治教育很精准。”安徽法制报社记者袁中锋参观晋江非公经济领域法治教育基地时,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晋江市检察院立足本地实际,牵头多部门建设非公经济领域法治教育基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和专业的法治教育,体现了晋江市检察院在护航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良苦用心。

  河南法制报社编委吴元成认为,成立法治教育基地是晋江市检察院创新机制服务非公企业的有益探索,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家合法经营、廉洁从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能引导政商、检商在交往中坚持亲而不疏、清而不浊,构建“亦亲亦清、亲上加清”的新型检商关系。(记者黄锡顺 余凌云 王滢 瞿凌 叶华南)